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报道稿有什么特点要说得严谨一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3 08:27:19
报道稿有什么特点
要说得严谨一点
报道稿有什么特点要说得严谨一点
一、时事报道稿件组合形式 1.同类项组合. 同类项集纳组合,是将若干同一时段、在内容或形式上同一类型的稿件集合到一起.这是时事报道乃至所有新闻报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编辑手段.如按内容属性区分的政策性稿件、法规类稿件、科技类稿件、文化类稿件、军事类稿件、趣味性稿件;按政治属性区分的领导人活动稿件、政府机关发布的信息或数据等等. 按这种方式集合稿件,是按照一定的共性,对稿件进行梳理和分类编辑,让版面上的稿件有序分割,条理清晰.同时,这些稿件在版面中往往可以自成格局,具有相对独立性,方便读者阅读. 2.同主题组合. 同主题组合,即将同一主题下不同侧面、不同着重点的多篇稿件形成一个稿群,聚集在一个主题下,如重要主题报告的分解稿件、重大新闻事件的多向解读等. 同主题组合的好处,首先是便于读者对稿件的阅读和理解.读者不必通过通读大块文章的方式了解信息,而只需通过阅读标题的方式即可掌握大部分新闻事实,阅读可以变得较为轻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变得较为容易.其次,对于有限的报纸版面来讲,可以通过减少新闻要素的重复而节省版面. 3.相关性组合. 相关性组合是将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稿件形成稿群,正确引导读者阅读,引导舆论. 相关性组合的稿件,要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使新闻信息由单向变为多向,增加新闻信息的广度和厚度. 在这样的组合中,最重要的是扩展新闻信息的内涵.配发的相关性稿件,要具有论证、补充和解释的功能.扩展新闻信息内涵的具体方式有:配相关稿件、配评论、配资料、配图片或图表等. 此外,在时事报道中,还有对比组合、联想组合等方式,也是提高报道效果、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二、时事报道稿件组合的目的和作用 1.有效利用新闻资源. 虽然党报时事报道受限于稿件供应的一致性和新闻资源的通用性,但总体来讲,相对于报纸有限的版面而言,一张报纸往往只能用到供稿量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稿件使用的绝对量非常少. 统计表明,新华社稿件品种包含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教育、人物等十几个类型,日供文字稿件250-300条、图片150-200张.这些稿件虽然都是直线的、动态的,但每一条来稿都具有特定的信息价值.这些稿件显然不可能都“落地”.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大量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被浪费了,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一个新闻事件往往包含很多方面,纵向的,横向的.由于没有字数的总量限制,新华社可以采用滚动方式连续发稿,批量发稿.这对报纸来说,亦喜亦忧.喜者,可挑选余地大,可以睁大眼睛,花中选花,摘其精华,以飨读者;忧者,报纸不可能按部就班,将这些稿件直接“落地”,而被迫作出的选择,往往挂一漏万,意犹未尽,在精选精编和详实全面之间左右为难,难以两全. 如何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有限的稿件篇幅内,尽可能地增加稿件的信息含量,提高稿件的利用率?这就是稿件组合的首要命题. 通过对稿件进行组合编辑,可以将多条稿件的精华集于一体;可以根据不同报纸的不同目标读者群,对新闻信息进行重新集纳;可以根据编辑对新闻事实的不同判断,对信息进行不同的取舍,从而大大提高新闻资源的利用率. 例:2006年6月8日湖北日报第七版关于福建暴雨的报道.这一组报道由3条稿件和一张图片组成. 主稿:“福建发布黑色暴雨预警信号” 相关稿件: ①福建4681名考生延期高考.建瓯市地处闽北山区,是此次暴雨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受此影响,建瓯市5个考点、196个考场、4681名考生因不可抗拒的洪涝灾害而启动延期高考应对预案.②鹰厦铁路多处塌方.受水害影响,重庆至福州1003次、长沙至福州1681次、厦门至合肥2026次等旅客列车滞留鹰厦线沿线各车站.③图片:福建省龙海市颜厝镇长边小学学前班的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教室上课. 显然,这些稿件围绕暴雨组织,稿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虽然每一条都具有单发的新闻要素和信息含量,但组合之后,由于集中使用同一新闻背景,让这一新闻事件具有立体感.同时,稿件篇幅被大大压缩,3条稿件总数不过300来字,使有限的版面内容纳了更多的发稿量. 2.梳理稿件脉络,体现报道思想. 随意性、盲目性、应付性、被动性,是时事报道中迫切需要克服的问题. 新闻报道的不确定性,在时事报道中表现得格外充分.以时事新闻的涵盖面之广,对应报纸的有限版面,被动性也可想而知.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时事报道难以上台阶的理由,重要的是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确立明确的报道思想,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如果说新闻素材的选择代表记者的报道倾向,那么稿件的选择和组合则代表编辑的报道思想. 很显然,同样的稿件,不同的组合方式,所传递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作为一报纸,不同的稿件组成一个版面,不同的版面组成一张报纸.呈现给读者的每一张报纸,每张报纸的每个版面,每个版面的每条稿件,都体现出编辑的意图、思想和倾向. 稿件组合的过程,就是在充分掌握当日稿件结构、了解当日新闻重点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梳理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报道思想,对稿件进行组织的过程.编辑通过这种梳理和组合,反映编辑对当日时政的观点和倾向,从而引导读者阅读、引导舆论. 例:2006年6月9日湖北日报第七版关于“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头目扎卡维被美军炸死的报道.这一组报道由两条消息、一条评论、一条背景资料、一张图片组成. 主稿:“基地”组织伊拉克头目扎卡维被美军炸死.稿件内容包括:伊拉克总理马利基8日在巴格达宣布,“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头目阿布·穆萨卜·扎卡维在美军一次空袭中被打死;被炸死的过程交待;反应:美军“喜出望外”,一些国家发表谈话.这条稿件由几方面稿件综合而成. 相关稿件:①人物简介:“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扎卡维;扎卡维图片.②伊拉克首都连连发生爆炸.③国际观察:扎卡维死了 伊拉克更安全吗?文章说:对自成立以来一直内外交困的伊拉克马利基政府而言,扎卡维之死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改善了政府形象,提高了政府可信度;对于美军而言,扎卡维之死等于除掉了一个“眼中钉”.然而,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扎卡维的死虽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减少伊拉克境内的袭击事件,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伊拉克日益恶化的安全局势……伊拉克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这一组合总字数不到1000字,只占一个版总量的接近1/6,但将这一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报道得非常充分.同时,“伊拉克首都连连发生爆炸”一稿和“扎卡维死了 伊拉克更安全吗”一稿相互印证,指向明确,显示出编辑的理性思考和编辑技巧. 3.深度开发新闻信息. 不作为或无作为,是时事报道中迫切需要改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新华社稿件是直线的,动态的,单篇稿件往往都按一定的体裁,一定的篇幅,一定的角度,反映一定的侧面,包含的信息量有限.同时,单篇稿件往往是孤立的,分散的. 表面看,来什么发什么,有什么发什么,既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是时事编辑的“无奈”.事实并非如此.时事编辑的“作为”,就体现在对稿件的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上.而对稿件进行组合,就是对新闻资源二次开发、深度开发的一种有效方式. 这种开发,是根据媒体自身功能、特点和定位,针对目标受众需求,以独特的角度和方法展现其内涵和实质,进一步揭示新闻信息资源所蕴涵的本质意义,从而提升新闻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 另外,对时事编辑来说,重大新闻报道往往是稿件取舍最艰难的时候.网络和电视可以滚动发稿,而报纸不仅更新时间慢,而且容量极为有限.此时,报纸的取胜之道,必须是以少胜多,以质胜量,通过稿件的优化组合,提升稿件的信息含量和报道分量. 报纸稿件的信息量无疑应该包括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稿件的“条数”仅仅只是信息量的浅层含义,深层含义应该是稿件本身信息量的和深度和厚度.比如,对于重点稿件,通过配置评论,提示隐含于事实之中的思想、道理和规律;通过配置资料,解答读者的疑难,满足读者扩展了的新闻欲;通过配置图片,让报道具有形象性,实现雅俗共赏. 三、时事稿件组合要把握的原则 1.以大视野寻找新闻点和报道着眼点. 做好稿件的组合,首先要对新闻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敏感性,要做航船的“了望者”,敏锐捕捉到蝴蝶翅膀的扇动;没有这样的新闻敏感,就会对应该进行组合的稿件视而不见,而对意义不大的稿件进行不必要的扩展. 2.以新闻发展轨迹寻找组合落脚点. 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轨迹和逻辑.要理清思路,善于发现稿件间相同的因素,特别是有意义的相同因素. 另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其节点,这些节点或者是一个阶段,或 是一个转折,是进行稿件组合的落脚点. 新闻的组合并不适用于任何时候、任何稿件,不当的强行组合只会浪费版面,让读者生厌. 3.围绕主题,呼应补充. 不管是同主题组合,还是同类型组合和相关性组合,稿件的组合必须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所有的稿件都只能有一个中心.要在主题确立之后,使稿件信息多元化,围绕主题依次展开,层层递进. 要发掘稿件的不同特点,使稿件间能够相补,提高整体传播效果.稿件具有相补的因素,是指稿件之间存在着连接、呼应、补充、发展等关系.以主题思想作为相同因素的稿群,要求在内容、角度、体裁等方面相补;以内容为相同因素的稿群,要求在主题、角度、体裁以及相同内容之外的其他方面内容相补;以体裁为相同因素的稿群,则要求在主题、内容、角度等方面相补. 4.形成板块,成为版面吸引点. 既然是稿件的组合,就应该在版面上形成板块.要通过适当的版面编排和版面语言,在版面上形成一定的强势,使稿件在与其他稿件的配合中获得思想内容和表现力的提升,形成当天报纸版面的吸引点,起到突出、提醒及方便阅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