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22:58:11
谁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按震源深度分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一般来说,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性也越大.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表面波两种.体波包含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横波传播速度2.0-5千米/秒,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纵波传播速度3.5-10千米/秒,能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表面波只在地表传递,能造成严重伤害,速度最慢.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表,所以人先感觉到地面上下振动.但由于纵波衰减比横波快,所以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具体参见:地震波
震源:地震波产生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又称震中.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动最强烈,受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地方.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
震中距: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源距:观测点到震源的距离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小于里氏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4.5级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里氏8.9级地震.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学家Giuseppe Mercalli于1902年提出,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地震的种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按震源深度分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一般来说,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性也越大.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表面波两种.体波包含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横波传播速度2.0-5千米/秒,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纵波传播速度3.5-10千米/秒,能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表面波只在地表传递,能造成严重伤害,速度最慢.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表,所以人先感觉到地面上下振动.但由于纵波衰减比横波快,所以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具体参见:地震波
震源:地震波产生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又称震中.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动最强烈,受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地方.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
震中距: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源距:观测点到震源的距离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小于里氏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4.5级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里氏8.9级地震.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学家Giuseppe Mercalli于1902年提出,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地震的种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