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自由经济体制最早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7:36:17
英国的自由经济体制最早是怎么形成的?
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发轫地.但是,20世纪以来,英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具有不同于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成为以私人资本所有制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决策结构高度分散,资源配置以市场机制为主要方式,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范围和程度较为有限的现代自由型市场经济体制.
一、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所有制形式
英国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国家资本所有制和私人资本所有制.它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不同的地位.
在英国,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是在开展国有化运动中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对大部分私人铁路、钢铁公司、银行和煤炭公司实行了国有化;第二次发生在70年代中后期,将造船工业和宇航工业收归国有.这两次国有化运动都是在英国工党政府的推动下发生并完成的.经过两次国有化浪潮,英国的国有企业达1600多家,分布于煤炭、电力、邮政、铁路、航空、计算机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部门.尽管如此,这些国有企业在组织机构、供给资金限额、职能和权限以及部分资产出售等方面,虽也按各级政府的指令办事,但在生产和财务上却拥有较大程度的自主权,并作为独立法人同其他私人公司发生合同关系.因此,英国国有企业实际上表现为政府间接控制的一种公共企业.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上台后, 提出了把英国建成“大众资本主义社会”的口号,对国有企业实行了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为广泛的私有化,从而使英国工党在英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实行企业国有化的两次努力几乎化为乌有.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将那些在国民经济中无足轻重的不具有垄断性质的规模较小的商业企业实行私有化;第二阶段是将那些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并具有自然垄断地位的规模庞大的部门实行私有化.实行私有化的主要方式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上市股票;把企业卖给私营公司;由集团投资或由管理人员和雇员合资购买企业等.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后,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大减少,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在全国职工总数中的所占比例大大下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部门中,只剩下铁路、煤炭、邮政、市内公共交通几个部门掌握在政府手中.
私人资本所有制形式主要由公司所有制和个人资本所有制构成.在英国,现存的公司所有制形式是依据《1948年公司法》和对该公司法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的《1967年公司法》而建立的.公司所有制形式大体可分为公公司、通常私公司和免除私公司三种.公公司是指可以公开募集股份、公开募集公司债务的募集公司;通常私公司是指既不可公开招股,又不可公开募集公司债务,公司股份转让和公司股东人数均受到限制的公司;免除私公司则是可以免除某些义务,但必须写年度报告书,同时也存在某些限制的公司.公司的组建及其筹资方式主要采取发行债券、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的办法.公司所有制的组织形式多为垄断性企业.
在企业结构上,英国和美国一样,大垄断企业居于核心地位,许多中小企业像卫星一样,紧紧环绕着大垄断企业,构成市场经济的主体,不断推动市场经济的运行.
二、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形式
英国现代自由型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是以较为自由的市场形式为基础的.
英国的劳动市场实行的是自由雇佣制.在劳动市场上,雇主有权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自行招聘或解雇工人,工人也有权根据企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情况自由地选择职业.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双向自由选择成为英国劳动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这种雇主与工人之间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关系也必然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而对这一矛盾进行协调的任务则主要由工会去完成.工会作为英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强有力的院外活动集团,具有代表和保障工人利益的权利,可以就工资增长、合同内容、工人权利、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人的福利等问题与资方进行谈判,经过多次磋商达成协议.由工会所完成的劳资关系的协议,受到政府制定的法律的保护和制约.
英国的产品市场主要由工业品市场与农产品市场构成.工业品市场的竞争机制较为健全,各经营企业可以自由地购进各类工业产品,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产品的销售;农产品市场却是政府大力保护的对象,政府和农场主在主要农产品如家畜、牛奶、蛋类、羊毛、谷物、马铃薯等农产品的定价上达成协议,当国内自由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低于协议价格时,政府就按差价对农场主进行“亏损补贴”.产品市场以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为主要形式.根据经营方法和经营品种的不同,批发商业分为传统的商人批发商业、批发合作社、自愿组合连锁批发商业、现购自运批发商业、批零兼营批发商业等.其中传统的商人批发商业是批发商业中最主要的类型,自愿组合连锁批发商业和现购自运批发商业是英国新兴的批发商业.零售商业的主要形式有传统的独立商店、多支店商店、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巨型市场、购物中心、消费合作社、邮购贸易公司等.
在市场形式中,英国的金融市场最为发达.金融市场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构成.货币市场经营短期资金,一般为1~7天的拆放,3个月或稍长时间的借贷;它囊括了欧洲货币市场、 存款单市场、地方政府存款市场、银行同业存款市场、公司同业存款市场等.资本市场经营中长期借贷,其方式主要有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有价证券和直接借贷.伦敦证券交易所是资本市场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外汇市场由英格兰银行指定的250 多家外汇银行和众多的外汇经纪商组成,主要交易英镑、美元、加拿大元、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瑞士法郎和荷兰盾等;几乎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连结经纪商的专线电话直接进行,完善的电讯设备使伦敦可以与全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保持密切的联系.
英国以海外贸易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外贸市场在英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英国的外贸进出口额在1985~1990年间增长十分迅速.出口商品主要是电器、机械、飞机、纺织品、化工产品等工业制成品,进口商品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原材料,矿物燃料等;贸易对象主要是欧共体国家、其他西欧国家和北美国家.
三、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有限性
英国现代自由型市场经济体制有别于历史上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市场经济中纳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
英国的私人资本所有制企业是完全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具有比较充分的自主决策权,政府虽然没有直接干预企业经济行为的权力,但是却有要求企业按照宏观经济目标发展的义务.英国的市场形式具有以市场机制为主要方式配置资源的特点,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甚至被扭曲的现象,造成资源配置一定程度的失效.为了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弥补市场发展的不足之处,英国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干预和调控.但是,从英国经济的现实状况来看,政府的这一宏观调控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是极为有限的.英国数百年市场经济的发展,虽已形成了一整套约束企业和市场行为的法律规章,但是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控的程度和范围都是较弱小的;既没有经济计划的职能部门,也没有明确的可实施的经济计划,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政策.
英国的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外汇政策等,这些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对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诸如失业、贫困等痼疾则无法进行彻底的根治.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英国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合并衰落的传统产业.在煤炭、钢铁、纺织、汽车等产业趋于衰落的情况下,政府对这些产业采取了合并的措施,并进行了现代化的技术改造,提高其设备性能和技术水平.第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是英国现今极有前途的产业,包括石油、电子、化工、高技术等.第三,扶植其它产业的发展.即以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为了加强对经济领域的需求管理,达到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目的,英国政府制定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的种类有:(1)个人所得税;(2)公司税;(3)增值税;(4)社会保险税.此外,还有公共项目和地方财产税,汽油、 酒精饮料和烟草税,资本收益税、消费税等.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英国经济的实际运用中表现为财政赤字.英国自3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的都是赤字财政政策,政府希冀凭借赤字财政刺激消费和投资,抑制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主要内容一是操纵短期利率,英格兰银行规定银行利率高低,其他短期利率如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只允许根据银行利率作有限的变动,政府也通过发行国库券来影响短期利率的高低;二是控制货币供给量,政府通过控制政府支出和公共部门借款需求等途径,规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和全部储蓄存款及存款证书的增长幅度.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通过英格兰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有时,政府也会采取某些人为的措施如改变银行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规劝各银行服从英格兰银行的意志等,限制商业银行的行为,控制货币供给量.
由此可见,英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它只有短期调节,没有长期调节;它只调控总量,不调控微观;它只管价值指标,不管实物指标.
四、与市场经济运行相联系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是英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英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就已颁布并实施了新的《济贫法》,推行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政策;20世纪初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法案,如《老年赡养法》、《职业介绍所法》、《国民保险法》等;到20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体系是与现代自由型市场经济的运行相适应的.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1)社会保险. 这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英国法定的退休年龄男为65 岁, 女为60岁,参加了国民保险的人只要交足了156周的保险金, 退休后即可领取退休金;交纳了国民保险金的人在失业期间可领取失业保险金;按月交纳了工伤保险金的职工因工作中的意外事故或某些规定的疾病而受伤或致残者可享受工伤保险金;交纳了国民保险金的人死之后,其家属均可得到一笔死亡保险金.(2)社会补贴. 这是对社会保险的一种补充.英国社会中没有交足国民保险金不能领取退休金而只能领取少量救济金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不交纳国民保险金的16岁以下儿童均可享有这一补贴.(3)社会救助.对象一般是低收入家庭、 就业不充分的人和那些无力上交国民保险金而领不到退休金,或只能领少量退休金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老人.(4)医疗保健,英国于1948 年建立了国民保健制度,凡英国公民,无论其财产多少,均可免费获取国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
英国社会保障费用主要来源于职工、雇主交纳的国民保险金和政府的财政拨款,凡享有退休金、工伤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权益的人,均按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纳国民保险金;政府的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设施.
英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对英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第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在使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有所保障的同时,却使英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贫富不均的鸿沟继续扩大.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既使全社会公民在处于年幼、失业、疾病、伤残、孤寡、年老时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也使全社会公民能够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多方面的社会服务.这一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网络的形成,覆盖了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的保障基金却作为“社会工资”流入了高收入阶层的腰包,广大的贫民阶层所得甚微,英国社会中低于、处于或略高于官方贫困线的贫困家庭不断增加.面对这一现实,人们无不怀疑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贫困和两极分化现象不是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所能克服和解决的.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在巩固了垄断资本统治的同时也使垄断资本统治者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造成了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和低速增长.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使英国垄断资本统治者利用小恩小惠笼络了人民群众,利用社会保障的具体设施麻痹了工人的斗志,束缚了工人的行动,从而巩固了垄断资本的统治地位.垄断资本统治者在社会保障制度这一“保护伞”之下,随心所欲地剥削工人,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他们利用国家提供的社会救助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利用公费医疗,恢复和改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利用多种福利事业,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兴趣;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刺激经济的增长等.所有这些,都为垄断资本的统治奠定了“社会和平”和政治稳定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条件.但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大量开支却使英国这个经济上的“穷国”表现为消费上的“富国”.财政出现赤字、国债急剧膨胀,市场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加上越来越多的没有工作或少干工作的人也可以照常生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去寻找、恢复或变换工作的紧迫性,降低了劳动的流动性,滋长了对社会和政府产生依赖和吃“大锅饭”的思想,造成了企业生产的低效率和整个经济的低速增长.可见,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环节,要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再问: 谢谢,我想问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英国自由经济体制
再答: http://www.doc88.com/p-676169648857.html, http://www.docin.com/p-370143546.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4399a62e453610661ed9f4b9.html, 这几篇文章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一、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所有制形式
英国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国家资本所有制和私人资本所有制.它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不同的地位.
在英国,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是在开展国有化运动中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对大部分私人铁路、钢铁公司、银行和煤炭公司实行了国有化;第二次发生在70年代中后期,将造船工业和宇航工业收归国有.这两次国有化运动都是在英国工党政府的推动下发生并完成的.经过两次国有化浪潮,英国的国有企业达1600多家,分布于煤炭、电力、邮政、铁路、航空、计算机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部门.尽管如此,这些国有企业在组织机构、供给资金限额、职能和权限以及部分资产出售等方面,虽也按各级政府的指令办事,但在生产和财务上却拥有较大程度的自主权,并作为独立法人同其他私人公司发生合同关系.因此,英国国有企业实际上表现为政府间接控制的一种公共企业.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上台后, 提出了把英国建成“大众资本主义社会”的口号,对国有企业实行了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为广泛的私有化,从而使英国工党在英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实行企业国有化的两次努力几乎化为乌有.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将那些在国民经济中无足轻重的不具有垄断性质的规模较小的商业企业实行私有化;第二阶段是将那些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并具有自然垄断地位的规模庞大的部门实行私有化.实行私有化的主要方式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上市股票;把企业卖给私营公司;由集团投资或由管理人员和雇员合资购买企业等.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后,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大减少,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在全国职工总数中的所占比例大大下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部门中,只剩下铁路、煤炭、邮政、市内公共交通几个部门掌握在政府手中.
私人资本所有制形式主要由公司所有制和个人资本所有制构成.在英国,现存的公司所有制形式是依据《1948年公司法》和对该公司法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的《1967年公司法》而建立的.公司所有制形式大体可分为公公司、通常私公司和免除私公司三种.公公司是指可以公开募集股份、公开募集公司债务的募集公司;通常私公司是指既不可公开招股,又不可公开募集公司债务,公司股份转让和公司股东人数均受到限制的公司;免除私公司则是可以免除某些义务,但必须写年度报告书,同时也存在某些限制的公司.公司的组建及其筹资方式主要采取发行债券、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的办法.公司所有制的组织形式多为垄断性企业.
在企业结构上,英国和美国一样,大垄断企业居于核心地位,许多中小企业像卫星一样,紧紧环绕着大垄断企业,构成市场经济的主体,不断推动市场经济的运行.
二、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形式
英国现代自由型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是以较为自由的市场形式为基础的.
英国的劳动市场实行的是自由雇佣制.在劳动市场上,雇主有权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自行招聘或解雇工人,工人也有权根据企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情况自由地选择职业.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双向自由选择成为英国劳动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这种雇主与工人之间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关系也必然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而对这一矛盾进行协调的任务则主要由工会去完成.工会作为英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强有力的院外活动集团,具有代表和保障工人利益的权利,可以就工资增长、合同内容、工人权利、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人的福利等问题与资方进行谈判,经过多次磋商达成协议.由工会所完成的劳资关系的协议,受到政府制定的法律的保护和制约.
英国的产品市场主要由工业品市场与农产品市场构成.工业品市场的竞争机制较为健全,各经营企业可以自由地购进各类工业产品,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产品的销售;农产品市场却是政府大力保护的对象,政府和农场主在主要农产品如家畜、牛奶、蛋类、羊毛、谷物、马铃薯等农产品的定价上达成协议,当国内自由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低于协议价格时,政府就按差价对农场主进行“亏损补贴”.产品市场以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为主要形式.根据经营方法和经营品种的不同,批发商业分为传统的商人批发商业、批发合作社、自愿组合连锁批发商业、现购自运批发商业、批零兼营批发商业等.其中传统的商人批发商业是批发商业中最主要的类型,自愿组合连锁批发商业和现购自运批发商业是英国新兴的批发商业.零售商业的主要形式有传统的独立商店、多支店商店、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巨型市场、购物中心、消费合作社、邮购贸易公司等.
在市场形式中,英国的金融市场最为发达.金融市场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构成.货币市场经营短期资金,一般为1~7天的拆放,3个月或稍长时间的借贷;它囊括了欧洲货币市场、 存款单市场、地方政府存款市场、银行同业存款市场、公司同业存款市场等.资本市场经营中长期借贷,其方式主要有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有价证券和直接借贷.伦敦证券交易所是资本市场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外汇市场由英格兰银行指定的250 多家外汇银行和众多的外汇经纪商组成,主要交易英镑、美元、加拿大元、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瑞士法郎和荷兰盾等;几乎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连结经纪商的专线电话直接进行,完善的电讯设备使伦敦可以与全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保持密切的联系.
英国以海外贸易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外贸市场在英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英国的外贸进出口额在1985~1990年间增长十分迅速.出口商品主要是电器、机械、飞机、纺织品、化工产品等工业制成品,进口商品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原材料,矿物燃料等;贸易对象主要是欧共体国家、其他西欧国家和北美国家.
三、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有限性
英国现代自由型市场经济体制有别于历史上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市场经济中纳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
英国的私人资本所有制企业是完全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具有比较充分的自主决策权,政府虽然没有直接干预企业经济行为的权力,但是却有要求企业按照宏观经济目标发展的义务.英国的市场形式具有以市场机制为主要方式配置资源的特点,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甚至被扭曲的现象,造成资源配置一定程度的失效.为了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弥补市场发展的不足之处,英国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干预和调控.但是,从英国经济的现实状况来看,政府的这一宏观调控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是极为有限的.英国数百年市场经济的发展,虽已形成了一整套约束企业和市场行为的法律规章,但是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控的程度和范围都是较弱小的;既没有经济计划的职能部门,也没有明确的可实施的经济计划,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政策.
英国的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外汇政策等,这些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对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诸如失业、贫困等痼疾则无法进行彻底的根治.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英国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合并衰落的传统产业.在煤炭、钢铁、纺织、汽车等产业趋于衰落的情况下,政府对这些产业采取了合并的措施,并进行了现代化的技术改造,提高其设备性能和技术水平.第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是英国现今极有前途的产业,包括石油、电子、化工、高技术等.第三,扶植其它产业的发展.即以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为了加强对经济领域的需求管理,达到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目的,英国政府制定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的种类有:(1)个人所得税;(2)公司税;(3)增值税;(4)社会保险税.此外,还有公共项目和地方财产税,汽油、 酒精饮料和烟草税,资本收益税、消费税等.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英国经济的实际运用中表现为财政赤字.英国自3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的都是赤字财政政策,政府希冀凭借赤字财政刺激消费和投资,抑制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主要内容一是操纵短期利率,英格兰银行规定银行利率高低,其他短期利率如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只允许根据银行利率作有限的变动,政府也通过发行国库券来影响短期利率的高低;二是控制货币供给量,政府通过控制政府支出和公共部门借款需求等途径,规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和全部储蓄存款及存款证书的增长幅度.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通过英格兰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有时,政府也会采取某些人为的措施如改变银行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规劝各银行服从英格兰银行的意志等,限制商业银行的行为,控制货币供给量.
由此可见,英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它只有短期调节,没有长期调节;它只调控总量,不调控微观;它只管价值指标,不管实物指标.
四、与市场经济运行相联系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是英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英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就已颁布并实施了新的《济贫法》,推行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政策;20世纪初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法案,如《老年赡养法》、《职业介绍所法》、《国民保险法》等;到20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体系是与现代自由型市场经济的运行相适应的.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1)社会保险. 这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英国法定的退休年龄男为65 岁, 女为60岁,参加了国民保险的人只要交足了156周的保险金, 退休后即可领取退休金;交纳了国民保险金的人在失业期间可领取失业保险金;按月交纳了工伤保险金的职工因工作中的意外事故或某些规定的疾病而受伤或致残者可享受工伤保险金;交纳了国民保险金的人死之后,其家属均可得到一笔死亡保险金.(2)社会补贴. 这是对社会保险的一种补充.英国社会中没有交足国民保险金不能领取退休金而只能领取少量救济金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不交纳国民保险金的16岁以下儿童均可享有这一补贴.(3)社会救助.对象一般是低收入家庭、 就业不充分的人和那些无力上交国民保险金而领不到退休金,或只能领少量退休金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老人.(4)医疗保健,英国于1948 年建立了国民保健制度,凡英国公民,无论其财产多少,均可免费获取国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
英国社会保障费用主要来源于职工、雇主交纳的国民保险金和政府的财政拨款,凡享有退休金、工伤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权益的人,均按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纳国民保险金;政府的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设施.
英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对英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第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在使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有所保障的同时,却使英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贫富不均的鸿沟继续扩大.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既使全社会公民在处于年幼、失业、疾病、伤残、孤寡、年老时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也使全社会公民能够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多方面的社会服务.这一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网络的形成,覆盖了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的保障基金却作为“社会工资”流入了高收入阶层的腰包,广大的贫民阶层所得甚微,英国社会中低于、处于或略高于官方贫困线的贫困家庭不断增加.面对这一现实,人们无不怀疑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贫困和两极分化现象不是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所能克服和解决的.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在巩固了垄断资本统治的同时也使垄断资本统治者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造成了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和低速增长.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使英国垄断资本统治者利用小恩小惠笼络了人民群众,利用社会保障的具体设施麻痹了工人的斗志,束缚了工人的行动,从而巩固了垄断资本的统治地位.垄断资本统治者在社会保障制度这一“保护伞”之下,随心所欲地剥削工人,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他们利用国家提供的社会救助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利用公费医疗,恢复和改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利用多种福利事业,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兴趣;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刺激经济的增长等.所有这些,都为垄断资本的统治奠定了“社会和平”和政治稳定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条件.但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大量开支却使英国这个经济上的“穷国”表现为消费上的“富国”.财政出现赤字、国债急剧膨胀,市场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加上越来越多的没有工作或少干工作的人也可以照常生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去寻找、恢复或变换工作的紧迫性,降低了劳动的流动性,滋长了对社会和政府产生依赖和吃“大锅饭”的思想,造成了企业生产的低效率和整个经济的低速增长.可见,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环节,要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再问: 谢谢,我想问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英国自由经济体制
再答: http://www.doc88.com/p-676169648857.html, http://www.docin.com/p-370143546.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4399a62e453610661ed9f4b9.html, 这几篇文章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