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论》“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该怎么解释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8 10:07:13
《成论》“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该怎么解释呢?
《成论》中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 到底 应该怎么解释呢?
是不是一定要四禅才能入见道位呢?
《成论》中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 到底 应该怎么解释呢?
是不是一定要四禅才能入见道位呢?
末学浅见供参考:
这段论文,讲到“暖等善根”,因此应当是指“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因此,“依第四方得成满”的“第四”,末学以为应当是四加行的第四个次第:世第一法,而不是第四禅.
据上述推理,末学百度了一下“世第一法”,得到如下资料:
《成唯识论》卷九曰:“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从世第一法至见道位,中间没有间断,所以称为无间定.依此无间定力,引发上品如实智,印持能取、所取都是空,成立世第一法.意谓前述上品忍,只印持能取空,现在所讲的世第一法,印持能取、所取二空,从世第一法入见道位,中无间隔,所以称为'无间'.在世俗法中最为殊胜,所以称为世第一法.
上述资料中,还是《成唯识论》,更加明确:“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可见楼主所引论文中的“第四”,肯定是指“世第一法”而不是第四禅.
--------------------------
在原理上讲:具足证得四禅,直接的果报是生于四禅天(色界天最高处),尚不能生无色界.若欲生无色界,必须再证四空定.
但是,即便具足四禅八定,而无解脱智慧,依旧是凡夫,连小乘初果尚不能得,何况能够大乘见道.《优婆塞戒经》有云:“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若不得解脱分法,应观是人为地狱人”.这里的“解脱分法”,是指解脱法的一部分:至少是小乘初果(须陀洹).若得初果,无需任何禅定,必定能在七次人天往返后解脱生死,若不得初果,即便具足四禅八定,生于三界最高处:非想非非想天,本质上与地狱众生没有区别:皆是凡夫故.
如上可知:“一切果证,因慧而得,不因定得”.
大乘见道,即是禅宗的“开悟明心”:以实证真心(第八识如来藏)之故,真实发起般若智慧,永不转退于佛法,能入“内门修行”.因此,明心是成佛之道上决定性的一步.若不能明心,则不能保证不转退:这一世也许修得很好,未来世却可能落入三恶道.我们身为凡夫,无始劫以来就是这样过来的.
世第一法为什么是明心的必要条件?乃至:若能成就世第一法,必定见道?
这是因为,世第一法是世间法中最高的法,世间法上,没有哪个法能超越.若能成就世第一法,下一步的修学,必定是出世间法:实证不属于世间法的“法界实相心”.这个心,不在三界中,不在三界外,无所住.不在“一切法”的范围内.所以不属于世间法(但是,又不能离开世间法)
根据《成唯识论》,世第一法是“印二取空”“二空双运”.此处的二取空,是指能取的心(意识心我),与所取的法(世间一切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皆是无常空.到达这一步,最起码是断我见证初果(小乘见道);最大限度是慧解脱阿罗汉,这样就具备了大乘见道(开悟明心)的条件.
实际情况是:古来禅宗大多数明心的菩萨,都只是以初果人、二果人的证量而见道.佛世时才经常见到三果以上,乃至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回小向大而见道明心.而且,这些阿罗汉的大乘见道,往往很简单,因为基础太牢固了:世第一法具足圆满.这就是《成唯识论》得出“必入见道”结论的原因.
而自古以来,特别是佛出世前的外道,证得第四禅的人非常多,却无有一人能够明心,甚至不能证得小乘初果.这是因为他们对断我见、“印二取空”等法懵懂无知.
如今世间学佛人,往往误以为禅定是明心的先决条件,一心追求禅定以期明心,走上古时外道的邪路.而古时外道是真正的证得四禅八定,如今修行人,证初禅者极为罕见.何以故?“淫心不除,初禅永不现”,其实,不仅是淫心,一切贪欲心(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五盖)都需要断除才有可能入初禅.因为初禅已经是色界天的境界.就此一点,已经可以自我印证(或者印证那些“大德”)是否可能证得初禅.何况二三四禅,更何况四空定?问题是:具足四禅八定也与明心毫不相干,乃至于证世第一法、证初果毫不相干.古外道就是前车之鉴.至于四禅八定为什么必须要修?在什么时候必须证得?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在此略过.
如上,楼主若欲见道,可以先实证小乘初果:只需要断我见,而无需具备任何禅定功夫.当然,明心不仅这一个条件.还需要熏习大乘般若智慧;训练“制心一处”的定力(看话头);积累广大的福德.
南无常住十方佛
再问: 道理是有的。 全句白话怎么解释呢? 从文义上看,“虽方便时...,而依....”,是一整句。 除非:“诸静虑”不作四禅等解释。而解释作 “ 暖、顶、忍、世第一“对应的 ”明得定, 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 ( 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 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 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 ,但这样解释静虑,有依据吗?
再答: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 直译这段论文。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菩萨发起暖、顶、忍等善根,虽然这些法有时候也与禅定等法相通,但是,这三种法与诸禅定都不能圆满,还是要依靠第四法才能圆满。这是因为:依托最殊胜的世第一法才能见道的原因。 这段论文,主旨在于“大乘见道所需要的条件”?所以,末学引用的论文更加明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 如上,经由世第一法而能见道,是《成唯识论》明确宣示的见解。不应有任何怀疑。 若楼主还是认为论文中的“第四”,是指第四禅。应当查找《成唯识论》中有无这样的论述(或者其他经论中有无这样的论述)。依末学熏习佛法所得知见,证得禅定与小乘见道、大乘见道无关。禅定是共于外道之法,非佛教三乘菩提独有之法。证第四禅若能“必入见道”,则四禅诸天、无色界诸天的一切有情皆成悟后菩萨。宁有斯理? ------------------------------------------------------------------------ 此外,末学是在没有得见这段论文的前后文的情况下而做出回复。有缘得见本贴中另一位师兄所说:“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指的是最后身菩萨(这样,“第四”就可以理解为第四禅)。 这个见解末学也认为也有道理。这是基于“成满”二字:若仅是大乘见道(明心),离佛地的究竟圆满非常遥远,不必有“成满”二字。但是,既然是最后身菩萨,还需要开悟明心吗?是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开悟就是这种情况:示现成佛之后,也还要示现开悟明心而成道。所以这种解释也说得通。 至于是哪一种解释是玄奘菩萨本意,还是要看前后文,乃至要看法义相互承接的整段论文才能抉择:若玄奘菩萨讲的是凡夫破初参的见道,则末学所说为正解;若玄奘菩萨说的是最后身菩萨的成佛时的圆满,则那位师兄所说为正解。但是,若说凡夫位第一次破参明心,必须要先证得第四禅。则必定是邪见。 末学的回复,不过是借题发挥,说明“一切果证,因慧而得,不因定得”。劝学人不要因为过于推崇禅定而追随世间常见的邪定,或者落入“以定为禅”的邪见。不是为了解说《成唯识论》。非末学凡夫之身能够解说故。
再问: 大德说的有道理。 后文“唯依欲界善趣身起..解行地摄.”,补充说不是依凭禅定所获色界天身,可印证此解释。 补充善知识开示: 菩萨留惑润生乘愿再来,故开始阶段还有隔阴之谜,要从资粮位加行位修起,入见道明心见性,恢复往世证量、开始增上。 故,唯识五位除了指菩萨3大阿僧祇劫的修道过程,也是指菩萨一生再修行入道的修行过程。 (末学理若菩萨往世证量不同,此生重新见道后,恢复的证量应该也会有所不同。)
再答: 菩萨52位阶,第七住位破初参明心,处于第17位阶,此后即不名凡夫。而后面的35个位阶,每增进一阶都需要一念相应的证悟。位阶不同,所悟内容当然不同。然而,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次。以此为基础,向佛地迈进。如上推测,悟后菩萨若不一定每一世都有明心,即便有,若定、慧、福德未足以进入上一阶,则所悟与过去世无本质差别。不过,这都是以凡测圣,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再问: 请教大德: 1、若菩萨没有胎昧了(譬如三地满心之后),是不是就没有见道之说了? (最后身菩萨成佛,应是故意示现) 2、另,《成唯识论》有: (1)“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 极喜地 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 (2) “十重障者,一、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 二真见道 现在前时,彼二障种必不成就。"(.二真见道现在前时...) 请问到底:真见道位,还是初地通达位,才断分别烦恼障的种子呢?
再答: 末学浅见,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1,三地以上菩萨,应当能够做到正知入胎、正知住胎、正知出胎。因此,若所悟与前一世一样,则是示现。可是,如果由三地进阶入四地,则是全新的“一念相应”:跟以前所悟内容不一样的开悟。这个问题,不应用“见道”这个名相,见道,在小乘是指证得初果,在大乘是指第一次开悟“破初参”:六住位进入七住位。之后,菩萨每进一阶,都需要“一念相应”的顿悟,但是已经不仅是“见道”而已了。 最后身菩萨在菩提树下的“一念相应”,不应仅是示现。这是因为,菩萨此时的一念相应,是“五八果上圆”:前五识转成所作智,第八识转大圆镜智。这是等觉、妙觉位菩萨所未证之法,唯诸佛世尊能证。但是,很多等觉菩萨,其实是古佛倒驾慈航,早已具备“四智圆明”的证量。所以,判断是否示现,要看是否是“第一次成佛”,若已经是第二次以上成佛,就应该是示现了。 《法华经》(如来寿量品)记载:释迦牟尼佛早已在不可思议极久远劫前成佛,因此,2500年前的成佛,只是示现。释迦牟尼佛的真实身份,还真是个谜啊! 2(1)这段论文,是讲初地菩萨断烦恼的情况,很简略,难免误读,现直译如下: 一念无明的见所断烦恼种子,在进入初地时断除,这个无明现起的情形,在入地之前已经永伏不起。 虽然仅是一句话,其中需要很多正知见,非末学能知,也限于篇幅不能详说。现将可能涉及的知见列举如下: 烦恼障,又叫一念无明,其中又分见惑与思惑,菩萨能够留惑润生,就是故意留下一分思惑不断。这样才能再次受生,阿罗汉必定断尽此障,因此能“不受后有”。如果烦恼障是一滴水,所知障就是大海,所知障,又叫无始无明尘沙惑,悟前不可能感知,所以开悟明心有个功德“打破无始无明”:无始劫以来,第一次与所知障相应。烦恼障仅能障碍解脱生死,所知障却能障碍成佛,因此,诸地菩萨若欲成佛,必须一分一分断除所知障,直到完全断尽,就能入佛地。这个过程,以诸地菩萨之功德与证量,需要二大阿僧祇劫。这就是《楞严经》:“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初地菩萨的情况是:一念无明未断尽,留惑润生故;但是,“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无始无明刚刚开始入手修除(从种子入手,一旦修除,永不复起,故名实修)。
再答: (2)异生性,是指生于异类的可能性(三恶道)。最严格的标准,是在三地满心断除;最宽松的标准,是在第七住位破参时断除。二者相差将近一大阿僧祇劫。这段论文,是讲真见道位(破初参)到三地满心之间,断除异生性等烦恼的原理。 ======================、 综上,《成唯识论》是地上菩萨修学的内容,未入地之前不会完全懂得。凡夫位则仅仅是熏习。这就像小学生去学相对论。当然,在善知识的教导下可能不至于在语言文字上产生误解,却依然懵懂无知。因为涉及到的现观一样都没有。唯识宗仅传玄奘师徒两代即告终止,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例证。唯识学的“六经十一论”(十一论中,有失传者,也有“伪论”)。至少是破初参之后才能得以窥探。悟前不应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 末学身为凡夫,因熏习善知识所说而能讲一点自己的浅见,完全可能错说。因此行文的语气尽量不用确定的词汇,而且在每一篇回复前加上“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这段论文,讲到“暖等善根”,因此应当是指“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因此,“依第四方得成满”的“第四”,末学以为应当是四加行的第四个次第:世第一法,而不是第四禅.
据上述推理,末学百度了一下“世第一法”,得到如下资料:
《成唯识论》卷九曰:“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从世第一法至见道位,中间没有间断,所以称为无间定.依此无间定力,引发上品如实智,印持能取、所取都是空,成立世第一法.意谓前述上品忍,只印持能取空,现在所讲的世第一法,印持能取、所取二空,从世第一法入见道位,中无间隔,所以称为'无间'.在世俗法中最为殊胜,所以称为世第一法.
上述资料中,还是《成唯识论》,更加明确:“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可见楼主所引论文中的“第四”,肯定是指“世第一法”而不是第四禅.
--------------------------
在原理上讲:具足证得四禅,直接的果报是生于四禅天(色界天最高处),尚不能生无色界.若欲生无色界,必须再证四空定.
但是,即便具足四禅八定,而无解脱智慧,依旧是凡夫,连小乘初果尚不能得,何况能够大乘见道.《优婆塞戒经》有云:“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若不得解脱分法,应观是人为地狱人”.这里的“解脱分法”,是指解脱法的一部分:至少是小乘初果(须陀洹).若得初果,无需任何禅定,必定能在七次人天往返后解脱生死,若不得初果,即便具足四禅八定,生于三界最高处:非想非非想天,本质上与地狱众生没有区别:皆是凡夫故.
如上可知:“一切果证,因慧而得,不因定得”.
大乘见道,即是禅宗的“开悟明心”:以实证真心(第八识如来藏)之故,真实发起般若智慧,永不转退于佛法,能入“内门修行”.因此,明心是成佛之道上决定性的一步.若不能明心,则不能保证不转退:这一世也许修得很好,未来世却可能落入三恶道.我们身为凡夫,无始劫以来就是这样过来的.
世第一法为什么是明心的必要条件?乃至:若能成就世第一法,必定见道?
这是因为,世第一法是世间法中最高的法,世间法上,没有哪个法能超越.若能成就世第一法,下一步的修学,必定是出世间法:实证不属于世间法的“法界实相心”.这个心,不在三界中,不在三界外,无所住.不在“一切法”的范围内.所以不属于世间法(但是,又不能离开世间法)
根据《成唯识论》,世第一法是“印二取空”“二空双运”.此处的二取空,是指能取的心(意识心我),与所取的法(世间一切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皆是无常空.到达这一步,最起码是断我见证初果(小乘见道);最大限度是慧解脱阿罗汉,这样就具备了大乘见道(开悟明心)的条件.
实际情况是:古来禅宗大多数明心的菩萨,都只是以初果人、二果人的证量而见道.佛世时才经常见到三果以上,乃至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回小向大而见道明心.而且,这些阿罗汉的大乘见道,往往很简单,因为基础太牢固了:世第一法具足圆满.这就是《成唯识论》得出“必入见道”结论的原因.
而自古以来,特别是佛出世前的外道,证得第四禅的人非常多,却无有一人能够明心,甚至不能证得小乘初果.这是因为他们对断我见、“印二取空”等法懵懂无知.
如今世间学佛人,往往误以为禅定是明心的先决条件,一心追求禅定以期明心,走上古时外道的邪路.而古时外道是真正的证得四禅八定,如今修行人,证初禅者极为罕见.何以故?“淫心不除,初禅永不现”,其实,不仅是淫心,一切贪欲心(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五盖)都需要断除才有可能入初禅.因为初禅已经是色界天的境界.就此一点,已经可以自我印证(或者印证那些“大德”)是否可能证得初禅.何况二三四禅,更何况四空定?问题是:具足四禅八定也与明心毫不相干,乃至于证世第一法、证初果毫不相干.古外道就是前车之鉴.至于四禅八定为什么必须要修?在什么时候必须证得?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在此略过.
如上,楼主若欲见道,可以先实证小乘初果:只需要断我见,而无需具备任何禅定功夫.当然,明心不仅这一个条件.还需要熏习大乘般若智慧;训练“制心一处”的定力(看话头);积累广大的福德.
南无常住十方佛
再问: 道理是有的。 全句白话怎么解释呢? 从文义上看,“虽方便时...,而依....”,是一整句。 除非:“诸静虑”不作四禅等解释。而解释作 “ 暖、顶、忍、世第一“对应的 ”明得定, 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 ( 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 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 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 ,但这样解释静虑,有依据吗?
再答: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 直译这段论文。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菩萨发起暖、顶、忍等善根,虽然这些法有时候也与禅定等法相通,但是,这三种法与诸禅定都不能圆满,还是要依靠第四法才能圆满。这是因为:依托最殊胜的世第一法才能见道的原因。 这段论文,主旨在于“大乘见道所需要的条件”?所以,末学引用的论文更加明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 如上,经由世第一法而能见道,是《成唯识论》明确宣示的见解。不应有任何怀疑。 若楼主还是认为论文中的“第四”,是指第四禅。应当查找《成唯识论》中有无这样的论述(或者其他经论中有无这样的论述)。依末学熏习佛法所得知见,证得禅定与小乘见道、大乘见道无关。禅定是共于外道之法,非佛教三乘菩提独有之法。证第四禅若能“必入见道”,则四禅诸天、无色界诸天的一切有情皆成悟后菩萨。宁有斯理? ------------------------------------------------------------------------ 此外,末学是在没有得见这段论文的前后文的情况下而做出回复。有缘得见本贴中另一位师兄所说:“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指的是最后身菩萨(这样,“第四”就可以理解为第四禅)。 这个见解末学也认为也有道理。这是基于“成满”二字:若仅是大乘见道(明心),离佛地的究竟圆满非常遥远,不必有“成满”二字。但是,既然是最后身菩萨,还需要开悟明心吗?是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开悟就是这种情况:示现成佛之后,也还要示现开悟明心而成道。所以这种解释也说得通。 至于是哪一种解释是玄奘菩萨本意,还是要看前后文,乃至要看法义相互承接的整段论文才能抉择:若玄奘菩萨讲的是凡夫破初参的见道,则末学所说为正解;若玄奘菩萨说的是最后身菩萨的成佛时的圆满,则那位师兄所说为正解。但是,若说凡夫位第一次破参明心,必须要先证得第四禅。则必定是邪见。 末学的回复,不过是借题发挥,说明“一切果证,因慧而得,不因定得”。劝学人不要因为过于推崇禅定而追随世间常见的邪定,或者落入“以定为禅”的邪见。不是为了解说《成唯识论》。非末学凡夫之身能够解说故。
再问: 大德说的有道理。 后文“唯依欲界善趣身起..解行地摄.”,补充说不是依凭禅定所获色界天身,可印证此解释。 补充善知识开示: 菩萨留惑润生乘愿再来,故开始阶段还有隔阴之谜,要从资粮位加行位修起,入见道明心见性,恢复往世证量、开始增上。 故,唯识五位除了指菩萨3大阿僧祇劫的修道过程,也是指菩萨一生再修行入道的修行过程。 (末学理若菩萨往世证量不同,此生重新见道后,恢复的证量应该也会有所不同。)
再答: 菩萨52位阶,第七住位破初参明心,处于第17位阶,此后即不名凡夫。而后面的35个位阶,每增进一阶都需要一念相应的证悟。位阶不同,所悟内容当然不同。然而,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次。以此为基础,向佛地迈进。如上推测,悟后菩萨若不一定每一世都有明心,即便有,若定、慧、福德未足以进入上一阶,则所悟与过去世无本质差别。不过,这都是以凡测圣,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再问: 请教大德: 1、若菩萨没有胎昧了(譬如三地满心之后),是不是就没有见道之说了? (最后身菩萨成佛,应是故意示现) 2、另,《成唯识论》有: (1)“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 极喜地 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 (2) “十重障者,一、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 二真见道 现在前时,彼二障种必不成就。"(.二真见道现在前时...) 请问到底:真见道位,还是初地通达位,才断分别烦恼障的种子呢?
再答: 末学浅见,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1,三地以上菩萨,应当能够做到正知入胎、正知住胎、正知出胎。因此,若所悟与前一世一样,则是示现。可是,如果由三地进阶入四地,则是全新的“一念相应”:跟以前所悟内容不一样的开悟。这个问题,不应用“见道”这个名相,见道,在小乘是指证得初果,在大乘是指第一次开悟“破初参”:六住位进入七住位。之后,菩萨每进一阶,都需要“一念相应”的顿悟,但是已经不仅是“见道”而已了。 最后身菩萨在菩提树下的“一念相应”,不应仅是示现。这是因为,菩萨此时的一念相应,是“五八果上圆”:前五识转成所作智,第八识转大圆镜智。这是等觉、妙觉位菩萨所未证之法,唯诸佛世尊能证。但是,很多等觉菩萨,其实是古佛倒驾慈航,早已具备“四智圆明”的证量。所以,判断是否示现,要看是否是“第一次成佛”,若已经是第二次以上成佛,就应该是示现了。 《法华经》(如来寿量品)记载:释迦牟尼佛早已在不可思议极久远劫前成佛,因此,2500年前的成佛,只是示现。释迦牟尼佛的真实身份,还真是个谜啊! 2(1)这段论文,是讲初地菩萨断烦恼的情况,很简略,难免误读,现直译如下: 一念无明的见所断烦恼种子,在进入初地时断除,这个无明现起的情形,在入地之前已经永伏不起。 虽然仅是一句话,其中需要很多正知见,非末学能知,也限于篇幅不能详说。现将可能涉及的知见列举如下: 烦恼障,又叫一念无明,其中又分见惑与思惑,菩萨能够留惑润生,就是故意留下一分思惑不断。这样才能再次受生,阿罗汉必定断尽此障,因此能“不受后有”。如果烦恼障是一滴水,所知障就是大海,所知障,又叫无始无明尘沙惑,悟前不可能感知,所以开悟明心有个功德“打破无始无明”:无始劫以来,第一次与所知障相应。烦恼障仅能障碍解脱生死,所知障却能障碍成佛,因此,诸地菩萨若欲成佛,必须一分一分断除所知障,直到完全断尽,就能入佛地。这个过程,以诸地菩萨之功德与证量,需要二大阿僧祇劫。这就是《楞严经》:“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初地菩萨的情况是:一念无明未断尽,留惑润生故;但是,“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无始无明刚刚开始入手修除(从种子入手,一旦修除,永不复起,故名实修)。
再答: (2)异生性,是指生于异类的可能性(三恶道)。最严格的标准,是在三地满心断除;最宽松的标准,是在第七住位破参时断除。二者相差将近一大阿僧祇劫。这段论文,是讲真见道位(破初参)到三地满心之间,断除异生性等烦恼的原理。 ======================、 综上,《成唯识论》是地上菩萨修学的内容,未入地之前不会完全懂得。凡夫位则仅仅是熏习。这就像小学生去学相对论。当然,在善知识的教导下可能不至于在语言文字上产生误解,却依然懵懂无知。因为涉及到的现观一样都没有。唯识宗仅传玄奘师徒两代即告终止,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例证。唯识学的“六经十一论”(十一论中,有失传者,也有“伪论”)。至少是破初参之后才能得以窥探。悟前不应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 末学身为凡夫,因熏习善知识所说而能讲一点自己的浅见,完全可能错说。因此行文的语气尽量不用确定的词汇,而且在每一篇回复前加上“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引婴投江 字的解释过 方 引 而(婴儿而欲……中的) 欲 之 啼 其 故 此 其(此其父……中的)善 其(其父虽……中的
鬼谷子“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这句话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夫’怎么解释?
第四题 该怎么解释给小孩听?
“南昌故郡”的“故”怎么解释
痴想,这个词该怎么解释呢?
感性这个词具体该怎么解释呢?
“嬛嬛一袅楚宫腰” 句中各字该怎么解释呢?
佛前蜡烛如何用手熄灭给菩萨烧香点燃的蜡烛,等香灭的时候,拉住如何熄灭呢,用嘴吹肯定不妥,那该怎么办呢
第四大题该填什么词呢!怎么写?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做”“贼”怎么解释
塞翁失马解释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我叫满乐,姓陈,该怎么起英文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