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决定民俗产生发展和存亡的根源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17:57:40
决定民俗产生发展和存亡的根源是什么?
决定民俗产生发展和存亡的根源是什么?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 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内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 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内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张、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是较概略的区分.总之,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演变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受地理环境、人们谋生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民俗文化显现出浓烈的地方特色. 神秘性与实用性 神秘与实用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性,这是就民俗事象本身性质来说的,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民众的实用目的,大多依靠神秘的民俗行为来促成,神秘性事象无论怎样复杂,目的也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 首先看中国民俗的神秘性.民间传承着大量古老风习,“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依然浓烈,民俗事象大多蒙上了神秘色彩.佛、道二教的传播与流行,尤其是道教对民俗生活的介入,使中国传统民俗的神秘色彩更为浓厚. 其次,实用性.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了民众.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它区别于一般宗教信仰的根本特征之一.当然,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信仰心理方面,更重要的是许多民俗活动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 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稳定性,是中国民俗性格突出表现之一.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虽然发生了几十次大规模的王朝更迭的战争,但农业社会的基础并未动摇,几千年一以贯之的农业宗法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由此围绕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大农业民俗得到相对稳定的传承.这种稳定性主要有以下体现:家族观念的稳定性,节俗传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生仪礼习俗的稳定性.但是,中国民俗性格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我们在讨论民俗的稳定特性时更应强调其变异的特性.变异性是中国民俗的显明特征之一.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民俗的变异性从总的方面看,与历史性、地方性相关联,同类民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 民俗的变异性还表现在横向的地域分布中.我们在论述民俗地方性特征时已涉及到民俗的地方变异问题.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有的是因为发生的基础不同,有的是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形.民俗的变异性,一般说来有3种情况:一种是民俗表现形式的变化;一种是民俗性质的变异;再一种是旧俗的消亡.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的依据,人们可以依据民俗变异的规律,“化民易俗”,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为建设民族的新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