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使历史课堂更有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11/18 14:18:47
怎样才能使历史课堂更有效?
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陈国华335400
我作为一个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岗位上实践教学已有七年了,在这七年的历史教学中,愈来愈感觉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矛盾心境:一边是压在历史教师身上重于泰山的高考,一边是实践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做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我一直在苦苦的探索和求助.
高考是每年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不容儿戏的头等大事,特别是现在家长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成绩,以应对高考,跟他们谈素质教育是很困难的,但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是中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而采取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说到素质教育,首先应弄清其基本概念.
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在学校,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要调整教学目标
传统的历史备课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强调第一、二个目标,即知识的要求和能力要求,要求这节课上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培养历史问题分析的能力,以便于来应对考试,而对第三目标要求,即思想要求就强调的不多,没有引起足够的备课重视.历史课本身就是一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但由于高考的压力,这个优势被忽视了.所以,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首先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点只有在课堂上实现,让学生分清是非,决定的价值取向,特别要加强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教育.在课堂上,每节课可以准备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的讨论,用上三四分钟的时间,其素质教育的成果是很明显的.
二 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素材.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从人类祖先筚路蓝缕的开辟到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从金字塔、万里长城的雄浑到穿越苍穹的火箭、宇宙飞船,从古拙质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到美仑美奂的雕塑、绘画、诗歌、音乐……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项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了先人们的创造才能不断地进步,从石器时代逐步进入到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人类也正是因为自身的创造活动而不断地提升着生命的价值.通过对人类创造史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创新或缺少创新活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将衰落直至消亡;我们要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才可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历史教学要改变过去老师自动讲解,学生不愿阅读、不愿动脑的旧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情境,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大胆探索,并且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对学生的新见解、新思路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到自我发现的成果.
课堂教学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同样不可忽视.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互相理解,达成共识,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极为重要,能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三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双向交流,互相沟通,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
,更要“会学”
,使学生对自己负责,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而且必须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能使学生学得有效果,怎样的活动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要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而教师不过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同时,教师还应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发展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比如《鸦片战争》一节书上对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很少,就此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甲午战争》一节中对战争的影响没有分析,一样要指导学生分析,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时机.四
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特别突出国家性和民族性教育
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了一些新的观念,来完善历史课堂教学上的素质教育.
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历史仿佛也离现在的青年学生越来越远,我们经常频繁的在媒体上看到很多关于青年对历史的无知的报道,作为历史教师的我每次看完都会有心在滴血的感觉,除了愤怒,耻辱之外,或许我们也要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考试得到高分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对人的感情的培养才更为重要,两者结合的很好才是最有效的历史教学.
怎么做到呢?要做到让学生得高分并不太困难,关键是对人的感情的培养,我想在历史教学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突出对学生进行两个感情的培养,既国家感情和民族感情,我们的学生太缺乏这两个认同感了.历史教学中这些感情培养的素材可以说比比皆是,所以每堂课我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反思自己.比如讲到我国的核事业的发展,两弹一星时,我就回人学生想一下,你在那个年代,那样的条件下,会有勇气放弃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吗?会象王淦昌那样说“我愿以身许国”吗?我让学生如实的回答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加以引导分析,让学生真实的体会什么是国家感情,什么是民族感情.
值得欣慰的是有很多学生理解了这些感情,有很多学生在毕业几年后都会跟我说,“老师的那些话我一直都记得,就是要有强烈的国家感和民族感.”
我想这样对人的培养目标就达到了.
五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素质教育
我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硬件建设很好,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单元,
每个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点脑,可一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堂的素质教育.
要推进素质教育,一要转变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学科中运用的思想和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难于操作的畏难情绪.二要改变把新的教学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认识.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当然,在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中也要注意过分的依赖于这种手段,导致本末倒置.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充分的展示更多的教学素材信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从而达到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创造性的发挥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进行素质教育,同时又与高考的目标相适应,找到了这个结合点就能使我们高中的历史教学既充满活力和生机,容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不再是枯燥的说教,死板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又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高考升学的要求.这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
我作为一个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岗位上实践教学已有七年了,在这七年的历史教学中,愈来愈感觉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矛盾心境:一边是压在历史教师身上重于泰山的高考,一边是实践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做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我一直在苦苦的探索和求助.
高考是每年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不容儿戏的头等大事,特别是现在家长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成绩,以应对高考,跟他们谈素质教育是很困难的,但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是中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而采取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说到素质教育,首先应弄清其基本概念.
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在学校,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要调整教学目标
传统的历史备课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强调第一、二个目标,即知识的要求和能力要求,要求这节课上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培养历史问题分析的能力,以便于来应对考试,而对第三目标要求,即思想要求就强调的不多,没有引起足够的备课重视.历史课本身就是一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但由于高考的压力,这个优势被忽视了.所以,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首先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点只有在课堂上实现,让学生分清是非,决定的价值取向,特别要加强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教育.在课堂上,每节课可以准备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的讨论,用上三四分钟的时间,其素质教育的成果是很明显的.
二 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素材.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从人类祖先筚路蓝缕的开辟到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从金字塔、万里长城的雄浑到穿越苍穹的火箭、宇宙飞船,从古拙质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到美仑美奂的雕塑、绘画、诗歌、音乐……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项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了先人们的创造才能不断地进步,从石器时代逐步进入到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人类也正是因为自身的创造活动而不断地提升着生命的价值.通过对人类创造史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创新或缺少创新活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将衰落直至消亡;我们要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才可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历史教学要改变过去老师自动讲解,学生不愿阅读、不愿动脑的旧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情境,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大胆探索,并且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对学生的新见解、新思路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到自我发现的成果.
课堂教学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同样不可忽视.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互相理解,达成共识,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极为重要,能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三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双向交流,互相沟通,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
,更要“会学”
,使学生对自己负责,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而且必须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能使学生学得有效果,怎样的活动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要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而教师不过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同时,教师还应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发展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比如《鸦片战争》一节书上对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很少,就此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甲午战争》一节中对战争的影响没有分析,一样要指导学生分析,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时机.四
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特别突出国家性和民族性教育
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了一些新的观念,来完善历史课堂教学上的素质教育.
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历史仿佛也离现在的青年学生越来越远,我们经常频繁的在媒体上看到很多关于青年对历史的无知的报道,作为历史教师的我每次看完都会有心在滴血的感觉,除了愤怒,耻辱之外,或许我们也要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考试得到高分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对人的感情的培养才更为重要,两者结合的很好才是最有效的历史教学.
怎么做到呢?要做到让学生得高分并不太困难,关键是对人的感情的培养,我想在历史教学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突出对学生进行两个感情的培养,既国家感情和民族感情,我们的学生太缺乏这两个认同感了.历史教学中这些感情培养的素材可以说比比皆是,所以每堂课我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反思自己.比如讲到我国的核事业的发展,两弹一星时,我就回人学生想一下,你在那个年代,那样的条件下,会有勇气放弃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吗?会象王淦昌那样说“我愿以身许国”吗?我让学生如实的回答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加以引导分析,让学生真实的体会什么是国家感情,什么是民族感情.
值得欣慰的是有很多学生理解了这些感情,有很多学生在毕业几年后都会跟我说,“老师的那些话我一直都记得,就是要有强烈的国家感和民族感.”
我想这样对人的培养目标就达到了.
五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素质教育
我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硬件建设很好,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单元,
每个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点脑,可一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堂的素质教育.
要推进素质教育,一要转变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学科中运用的思想和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难于操作的畏难情绪.二要改变把新的教学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认识.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当然,在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中也要注意过分的依赖于这种手段,导致本末倒置.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充分的展示更多的教学素材信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从而达到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创造性的发挥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进行素质教育,同时又与高考的目标相适应,找到了这个结合点就能使我们高中的历史教学既充满活力和生机,容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不再是枯燥的说教,死板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又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高考升学的要求.这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