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貌的历史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3 20:25:54
文明礼貌的历史故事
1、将相和—负荆请罪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2、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3、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4、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5、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2、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3、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4、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5、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