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张骞的那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6 22:03:51
张骞的那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张骞的那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张骞精神,指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以及诚实、厚道、正义、求实的作风.
张骞作为那个时代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有着非同寻常的胆识和魄力.他代表西汉政府两次出使西域和一次出使西南夷,在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侵扰,开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张骞的建功立业是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和张骞自身所具有的优良品德分不开.两千多年来,张骞的精神和业绩一直被世人所称颂,成为中西方人民广泛认同的开拓进取典范人物.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已经进入到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阶段.张骞文化、张骞精神作为汉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精神遗产,应该成为汉中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张骞的一生,其最突出的优良品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西汉初期,由于国力贫弱,无力抗击匈奴,自汉高祖开始一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但匈奴自恃兵强马壮,对汉朝边境数有侵扰,汉匈关系一直处于“和亲不和平”的局面,到汉武帝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国力日趋强盛,原先对匈奴的妥协求安也就转而为积极备战.当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国在匈奴逼迫下逃往西域的消息后,就想与之联合共击匈奴,遂出榜召募能担此重任的使者.当时,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小国林立,“各有君长,无所统一,兵众分弱”,都在匈奴的控制之下.葱岭以西虽有众多民族和邦国,由于匈奴的阻隔,从来与汉朝不通音信,视同绝域.道路遥远,地理方位模糊不清,匈奴的阻隔,语言风俗的差异等等,都意味着本次出使有极大的风险.可是,胸怀大志的张骞并不甘心于“掌守门户,出任车骑”的郎官生涯,他毅然揭榜应召,于建元三年,带着一百多名勇武之士西辞长安,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
张骞这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载,行程几万里,所受艰辛困苦是今天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他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不仅为当时的人们树立了良好风范,更值得今天的汉中人去学习.有史以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一直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只有那些敢于冒险、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人,最终才能成就一番宏图伟业,成为时代的英雄.二、矢志不渝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进取的品格  张骞受命出使,率众西行.当时,他既不知大月氏西迁何处,也不知路途之远近.所经之地,不仅自然条件恶劣,衣食没有保证,且处在匈奴的严密控制之下,随时都有丧生的危险.张骞的随从大部分人牺牲在艰难的途程中,十三年后从西域归来时,一百多人的使团只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了.
陕西王儒卿等人所著的《陕西乡贤事略·汉张骞事略》中称赞说:“张骞跋涉于冰天雪碛之中,困顿于酪食毳衣之乡,往往数日或数十日不得食,备历艰难困苦,所至宣汉盛德,西域诸国、始知有汉……此非坚韧磊落不屈不挠之慨,其孰能排万难,犯万险,以卒达其所志者耶!”这是一段较为忠恳的评价.
张骞不畏难险出使大月氏的行动本身就体现了勇于进取的精神,为了完成这一政治使命,张骞虽两度为匈奴所俘,却想方设法脱离虎口.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他没能按原定计划说服月氏国和乌孙国共击匈奴,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积极地富于创造性地开始了对西域诸国的实地考察.对各国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势、人口、物产、军事、交通以及与匈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正是基于张骞回国后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西汉王朝才能做出抗击匈奴的正确决策.三、尚气节、重信守,富有爱国精神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持汉节不失.”汉节不仅是天子所赐,更是国家、民族的象征,是他的信念所在.身处异国他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张骞坚守汉节,不改初衷,认准一个目标勇往直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张骞还是一个颇重信义之人,史称“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在出使西域诸国过程中,张骞突破了中原人固有的盲目自大的狭隘意识,尊重所到各国的首领,以礼相待、以诚相见.他建议汉武帝用“以义属之”的方式,与西域各国往来,使汉朝“地广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其实就是向汉王朝倡导“和平外交”的思想.正因为张骞所到之处表现出平等、友善、宽容、互利的使者风范,才能使得“蛮夷爱之”.在他去世后,汉朝派出的使者“皆称博望候,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可见张骞的人格魅力在西域诸国影响之深远.
张骞有着诸多优良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拓进取,坚韧不拔,务实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