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原诗及鉴赏?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6 15:24:36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原诗及鉴赏?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从诗题“省试”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试帖诗.“湘灵鼓瑟”这个题目,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出来的.
诗的开头两句点题,赞扬湘灵善于鼓瑟,那优美动听的乐声常常萦绕耳边.在试帖诗里,这叫做概括题旨.
湘水女神鼓瑟,曲声袅袅,于是诗人展开想象的羽翼,伴随着仙乐,往返盘旋.那瑟曲,是多么动人心弦呵!它首先吸引了名叫冯夷的水神,使他忍不住在水上跳起舞来.其实,冯夷并没有真正听懂在美妙的乐声中隐藏的哀怨凄苦的情感,这种欢舞是徒然的.但那些“楚客”是懂得湘灵的心意的,这当然包括汉代的贾谊,和历代被贬谪南行而经过湘水的人,他们听到这样哀怨的乐声,怎不感到十分难过呢!
你听,那曲调深沉哀婉,即使坚如金石也为之感到悲凄;而它的清亢响亮,可以传到那无穷无尽的苍穹中去.
如此优美而哀怨的乐声传到苍梧之野,一定把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都惊动了,他也许会赶到湘水上空来侧耳倾听吧!那馨香的芳草——白芷,竟会受到感动,越发吐出它的芳香来.
乐声在水面上飘扬,广大的湘江两岸都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寥阔的湘水上空,都回荡着哀怨的乐音,它汇成一股悲风,飞过了八百里洞庭湖.
中间这四韵,共是八句,诗人凭借惊人的想象力,极力描绘湘灵瑟曲的神奇力量.这就使诗避免了呆板的叙述,显得瑰丽多姿,生动形象.
然而更妙的还在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上文紧扣题目,反复渲染,已经把湘灵鼓瑟描写得淋漓尽致了.倾听妙曲,想见伊人,于是诗人笔锋一转,直指美丽而神秘的湘江女神:“曲终人不见”,只闻其声,不见伊人,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怅惘,真可说是神来之笔.而更具神韵的是,“人不见”以后却以“江上数峰青”收结.这五个字之所以下得好,是因为由湘灵鼓瑟所造成的一片似真如幻,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瞬间都烟消云散,让人回到了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还是湘江,还是湘灵所在的山山水水.只是,一江如带,数峰似染,景色如此恬静,给人留下悠悠的思恋.
试帖诗有种种限制,往往束缚了士人的才思.钱起却不然,在此诗中,他驰骋想象,上天入地,如入无人之境.无形的乐声,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成为一种看得见,听得到,感觉得着的东西.最后突然收结,神思绵绵,更耐人寻绎.
大中十二年(858),举行进士考试,唐宣宗问考官李藩:试帖诗如有重复的字能否录取?李藩答道:昔年钱起试《湘灵鼓瑟》就有重复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大中十二年离钱起考试的天宝十载,已经百年,钱起此诗仍是公认的试帖诗的范本.
钱起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从诗题“省试”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试帖诗.“湘灵鼓瑟”这个题目,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出来的.
诗的开头两句点题,赞扬湘灵善于鼓瑟,那优美动听的乐声常常萦绕耳边.在试帖诗里,这叫做概括题旨.
湘水女神鼓瑟,曲声袅袅,于是诗人展开想象的羽翼,伴随着仙乐,往返盘旋.那瑟曲,是多么动人心弦呵!它首先吸引了名叫冯夷的水神,使他忍不住在水上跳起舞来.其实,冯夷并没有真正听懂在美妙的乐声中隐藏的哀怨凄苦的情感,这种欢舞是徒然的.但那些“楚客”是懂得湘灵的心意的,这当然包括汉代的贾谊,和历代被贬谪南行而经过湘水的人,他们听到这样哀怨的乐声,怎不感到十分难过呢!
你听,那曲调深沉哀婉,即使坚如金石也为之感到悲凄;而它的清亢响亮,可以传到那无穷无尽的苍穹中去.
如此优美而哀怨的乐声传到苍梧之野,一定把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都惊动了,他也许会赶到湘水上空来侧耳倾听吧!那馨香的芳草——白芷,竟会受到感动,越发吐出它的芳香来.
乐声在水面上飘扬,广大的湘江两岸都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寥阔的湘水上空,都回荡着哀怨的乐音,它汇成一股悲风,飞过了八百里洞庭湖.
中间这四韵,共是八句,诗人凭借惊人的想象力,极力描绘湘灵瑟曲的神奇力量.这就使诗避免了呆板的叙述,显得瑰丽多姿,生动形象.
然而更妙的还在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上文紧扣题目,反复渲染,已经把湘灵鼓瑟描写得淋漓尽致了.倾听妙曲,想见伊人,于是诗人笔锋一转,直指美丽而神秘的湘江女神:“曲终人不见”,只闻其声,不见伊人,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怅惘,真可说是神来之笔.而更具神韵的是,“人不见”以后却以“江上数峰青”收结.这五个字之所以下得好,是因为由湘灵鼓瑟所造成的一片似真如幻,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瞬间都烟消云散,让人回到了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还是湘江,还是湘灵所在的山山水水.只是,一江如带,数峰似染,景色如此恬静,给人留下悠悠的思恋.
试帖诗有种种限制,往往束缚了士人的才思.钱起却不然,在此诗中,他驰骋想象,上天入地,如入无人之境.无形的乐声,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成为一种看得见,听得到,感觉得着的东西.最后突然收结,神思绵绵,更耐人寻绎.
大中十二年(858),举行进士考试,唐宣宗问考官李藩:试帖诗如有重复的字能否录取?李藩答道:昔年钱起试《湘灵鼓瑟》就有重复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大中十二年离钱起考试的天宝十载,已经百年,钱起此诗仍是公认的试帖诗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