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5 13:12:14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雅尔塔体系
苏、美、英三国首脑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温斯敦·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关于和平时期保持并加强在战时所实行的合作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会议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娅声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转变,而且发生于二战后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历史推进到“电子信息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将为二等国家,大大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舞台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怎样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次坦会议上确定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势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的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
二战后,遏制共产主义的叫嚷喧嚣起来,美国充当了国际宪兵的角色,对苏联推行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舆论上的表现是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它是冷战的信号;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它是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全球扩张的标志;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运用.冷战政策在军事政治上的表现是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标志.
六十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于是,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终为美苏争霸所取代 .
美苏争霸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其特征是互有攻守,其代表性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第二阶段60至70年代,其特征是苏攻美守,其代表性事件是苏联进攻阿富汗、尼克松调整对外政策;第三阶段80年代,其特征是美攻苏守,代表性事件是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雅尔塔体系风云变幻四、五十年,美国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去支配西欧各国,他们要求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同时东欧国家也在反对苏联的控制,并积极谋求同西方发展关系,两极格局的前景有会如何?
70年代,美欧日经济三足鼎立,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动摇;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异军突起,这都成为多极化的一极,两极格局演变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同前三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其不同之处:一、没有新的世界大战;二、不是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三、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缓慢的演进过程.
苏、美、英三国首脑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温斯敦·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关于和平时期保持并加强在战时所实行的合作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会议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娅声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转变,而且发生于二战后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历史推进到“电子信息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将为二等国家,大大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舞台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怎样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次坦会议上确定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势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的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
二战后,遏制共产主义的叫嚷喧嚣起来,美国充当了国际宪兵的角色,对苏联推行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舆论上的表现是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它是冷战的信号;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它是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全球扩张的标志;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运用.冷战政策在军事政治上的表现是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标志.
六十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于是,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终为美苏争霸所取代 .
美苏争霸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其特征是互有攻守,其代表性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第二阶段60至70年代,其特征是苏攻美守,其代表性事件是苏联进攻阿富汗、尼克松调整对外政策;第三阶段80年代,其特征是美攻苏守,代表性事件是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雅尔塔体系风云变幻四、五十年,美国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去支配西欧各国,他们要求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同时东欧国家也在反对苏联的控制,并积极谋求同西方发展关系,两极格局的前景有会如何?
70年代,美欧日经济三足鼎立,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动摇;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异军突起,这都成为多极化的一极,两极格局演变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同前三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其不同之处:一、没有新的世界大战;二、不是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三、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缓慢的演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