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如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11/12 18:57:56
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如题.
.
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如题..
羚牛
别名扭角羚、牛羚,科别牛科是中国西部特产的珍稀动物.因躯体硕大,体重足足有三百公斤,外貌又像牛,故产地居民称它为野牛.成年后,角向后扭曲,因而又称“扭角羚”.
羚牛生活在海拔二千至四千米高山森林或草甸上.西藏和云南西部的毛色深褐,青海、四川的为红棕色,秦岭的则呈淡棕黄色,略带金色光泽,有“金毛羚牛”之称.羚牛垂直迁徙时,上山成一条线,由牛“司令”带领,成年牛公在前,雌牛在后,犊牛夹在中间,一头接一头,秩序井然地登山.下山时,则散开成扇形.羚牛白天采食多种植物.地面食物缺乏时,能站起来用前肢搭在树干上采食高处的树叶.牛群休息或吃草时,常有一头公牛在高处警戒,发现敌害,就以上下唇相挞,发出“吧—吧—”声的信号,然后带头奔逃.
羚牛于六月至八月发情,翌年二月至四月产仔.每胎多为一犊,偶产二犊.
野驴
奇蹄目 马科
学名:Equus hemionus
英文名:Asiatic Wild Ass(onager)
分布于中国的内蒙古、甘肃.国外见于蒙古.
野驴(又名蒙古野驴、赛驴)栖居于荒漠草原地带.集群,日行性,营迁移生活.性机警,善持久奔跑,喜水浴、会游泳.以各种野草为食.
繁殖期8-8月,孕期11个月,每产1仔,3-4岁性成熟,寿命25-30年.北京动物园1956年开始饲养展出,1961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分布于亚洲腹地的野驴,并非是现今家驴的祖先,家驴源于非洲野驴.野驴善于奔跑,甚至狼群都追不上它们,但由于“好奇心”所致,它们常常追随猎人,前后张望,大胆者会跑到帐篷附近窥探,给偷猎者可乘之机.
野马
学名:
Equus przewalskii
英名: Przewalski Horse
分类: 奇蹄目 马科
产地: 新疆、甘肃、内蒙;蒙古国
又名普氏野马.栖草原、丘陵.冬季群大、夏季群小,由一母马率领.听觉和视觉敏锐,性情凶猛.白天活动,体壮善跑,无固定栖息地.吃植物,冬季挖取雪下枯草和苔藓充饥.孕期11个月,每胎1仔.3—5岁性成熟,寿命25—35年.
你知道吗?野马耐渴,可3天才饮水一次.
分布于中国的新疆部分地区.国外见于蒙古.野生种难寻觅.
野马(又名蒙古野马、普氏野马)生活在草原、丘陵、及沙漠地带.集群,日行性,无定居.感官敏锐,性机警、凶野,耐饥渴,善奔跑.以野草、苔藓等为食.
繁殖期5-6月,孕期11个月,每产1仔,3-5岁性成熟,寿命25-30年.北京动物园1980年开始饲养展出,1985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野外可能已灭绝.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本科野马体型不大,但比较粗壮,与家马的主要区别是:头部比例较大,耳小,颈上短鬃是竖立的,额上无额毛,吻部为白色的.
野骆驼
别名野生双峰驼、野驼,学 名Camelus ferus,英文名bactrian camel.偶蹄目,骆驼科,骆驼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是世界上惟一靠喝盐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珍奇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大型偶蹄类.体躯高大,和家养双峰驼十分相似但体型较家驼小,体长约1.8m,肩高约1.5m.头小,耳短,上唇中央有裂,鼻孔内有瓣膜可防风沙.颈长弯曲如鹅颈,颈部有鬃毛.背具双驼峰,峰较小,毛短,尾较短.四肢细长,脚掌下有宽厚的肉垫.全身被以细密而柔软的绒毛,毛色多为淡棕黄色,吻部毛色稍灰,肘关节处的毛尖棕黑色,尾毛棕黄色.
栖息于海拔2000~2900米的干旱荒漠、半荒漠区,以红柳、芨芨草、芦苇、骆驼刺、白刺、梭梭、野葱等为食,吃饱后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卧息反刍.骆驼性情温顺,机警顽强,反应灵敏,奔跑速度较快且有持久性,能耐饥渴及冷热,故有“沙漠之舟”的称号.早在二千多年前,家养双峰驼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工具.
两年繁殖一次,每年大约在1-2月发情,孕期约一年余,翌年2-3月产仔,每胎1仔,3年性成熟.
野骆驼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亚干旱荒漠区的野骆驼,由于人类影响日益加剧,使其分布范围日趋萎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成为极度濒危物种.现仅分布于我国和蒙古国的四个分布区内,国内为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的柴达木盆地、阿拉尔山至阿尔金山山麓,有季节性迁移及昼夜游移现象.目前种群数量约有730-880峰.2004年,野骆驼被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之一.
青海省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的西隅(阿拉尔)至阿尔金山山麓地区.
野骆驼是家养双峰驼之祖.经济和科学意义极大,但目前由于其总数急剧下降,几近灭绝,需急待保护.
藏羚羊
拉丁文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
英文名:Tibetan antelope或Chiru
中文别名:藏羚羊、长角羊 藏名译音:Zu
分 类:偶蹄目、牛科、藏羚属.形似黄羊,但大得多.
肩 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体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形 态:四肢匀称、强健.尾短小、端尖.通体被毛丰厚绒密,毛形直.
特殊性:每个鼻孔内还有1个小囊,其作用是为了帮助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进行呼吸.
毛 色:雄羊头、颈、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浅,腹部白色,额面和四条腿有醒目黑斑记,雌羊纯黄褐,腹部白色.
角 长:成年雄性角长笔直,角尖微内弯,50—60厘米(雌性无角)
寿 命:一般不超过8岁
习 性: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早晚觅食,善奔跑.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徒,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每胎1仔.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分 布:只限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度境内拉达克.
数 量:少于75000只(1999年估计,据夏勒博士)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藏羚羊和其它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于1983年成立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成立羌塘自然保护区,1995年成立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底上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
藏羚羊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CITES公约:即《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是一个有100多个成员国参加的、国际性政府间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协议,秘书处设在瑞士,各国都设有CITES管理委员会,每个成员国都有责任遵守CITES保护稀有野生动植物的协议,违约时要受到处罚.除了一个成员国之外,CITES的142个成员国或地区进口藏羚羊毛或称"沙图什"都是违法的.藏羚羊(chiru),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 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 雌性藏羚羊没有角. 藏羚羊的底绒非常柔软. 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约75厘米(30英寸)、体重约25-30公斤(55-66磅). 雄性身高约80-85厘米(32-33英寸)、体重约35-40公斤(77-88磅).
【藏羚羊群的构成和数量根据性别和时期不同会有所变化. 雌性藏羚羊在1.5到2.5岁之间达到性成熟,经过7-8个月的怀孕期后一般在2-3岁之间产下第一胎. 幼仔在6月中下旬或7月末出生,每胎一仔. 交配期一般在11月末到12月之间,雄性藏羚羊一般需要保护10-20只雌性藏羚羊.
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50英里),寿命最长8年左右.
1990年藏羚羊的数量大约为100万只,1995年下降到 7.5万只. 以往可以发现1.5万只以上的藏羚羊群,现在数量大为减少.
新疆虎是我国虎种的五个亚种之一.根据记载最初是从博斯腾湖附近获得它的标本,于1916年正式定名的.有记述说,新疆虎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与玛纳斯河流域.但使人疑惑的是,迄今谁也没有真正见过或捕捉到它,也很少有它活动的消息.传闻50年代曾有牧民在塔里木河下游的阿尔干附近见到过虎,但因是传闻,其真伪无从证实.新疆到底有没有虎?新疆虎到哪里去了?对这些问题人们众说纷坛,一直找不到确切的答案.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新疆中部,由库尔勒沿孔雀河至罗布泊一带.
动物简介: 新疆虎是西亚虎的一个分支,主要生活在新疆中部,由库尔勒沿孔雀河至罗布泊一带.
新疆虎的个头仅次于西伯利亚虎,体厂一般在1.6--2.5米,尾长约0.8米,重约200-250公斤.1900年3月28日,瑞典博物雪茄斯文赫在我国西北新疆境内首先了消失了几个世纪的楼兰古迹,同时还发现了新疆虎.他的这一发现说明原来这里木草丰茂,森林茂密,因为有虎的地方必定有大片的森林,有大量的食草动物和充足的水源.当时的新疆虎就是在这样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可是自从中国古代商人开辟了"古丝绸之路"之后,楼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西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成为了商业,文化交流中心,人口随之猛增,并达到了鼎盛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多,急需大量自然资源,这样森林成片的被砍伐,草场被耕种,这致使河流断流,土地沙漠化严重,繁华的古楼兰同时也走向了衰败,最终被沙漠一夜之间吞噬了.古楼兰从此由一片绿洲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沙漠.
与古楼兰一样,新疆虎同时也遇到了空前的劫难,失去了森林,就等于失去了食物来源.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大批新疆虎死去了,但仍有一小部分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沙漠中仅有的绿洲里顽强地生活.直到1900年,斯文赫定发现它们,这也是现代人第一次知道并认识了新疆虎.在这以后的十几年当中,由于这一地区环境又进一步恶化,加之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对新疆虎的猎杀,所剩无几的新疆虎最终也没有逃脱厄运.
人类最后一次发现新疆虎是在1916年,在这以后的数十年间,科学工作者曾多次寻找过它们的踪迹,但始终在也没发现过.可以说新疆虎主要是在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之后结束它们最终的生命历程的.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蹄目,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孤独,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
扬子鳄:又称鼍爬行纲,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金丝猴:灵长目,肩批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候类.
白鳍豚:哺乳纲,栖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汛期水位上升,结群游入洞庭湖及附近繁殖,水位下降回长江,多在深层活动,晨昏靠近浅水捕食鱼类,濒临灭绝.
鸟类
卷羽鹈鹕——别名塘鹅、鹈鹕,属于鹈鹕科,学名为 Pelecanus onocrotalus.大型涉禽.全长约180厘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长卷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嘴宽大,直长而尖,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黄色,脚肉色.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产于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脚鲣鸟——别名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sula. 游禽.全长75厘米左右.通体大部呈白色.雄鸟两翅黑褐色.雌鸟背、腰和尾上覆羽染灰褐色,尾羽先端白.脸侧裸皮黄色.嘴灰蓝,基部转为粉红或仅稍缀以红色.脚红色.营海洋群集生活.翅尖长,善飞行.繁殖期从3月至初秋.营巢于石滩或岛屿上的矮灌木和乔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1~2枚,椭圆形,表面粗糙,色青白.育雏期间,亲鸟反刍胃内食物哺喂雏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leucogaster.游禽.全长约70厘米.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别名老鹳,属于鹳科,学名为Ixobrychus minut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羽、飞羽黑色,具光泽.嘴长而粗壮,黑色.腿、脚红色.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蛙、昆虫等.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别名乌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Ciconia nigra.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的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孵卵期31~34天.65~70日龄的幼鸟有飞翔能力.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别名朱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Nipponia nippon.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未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产于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鹮——属于鹮科,学名为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大型涉禽.全长约70厘米.全身羽毛白色.头与上颈皮肤裸露,呈黑色.背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冬季无).嘴长而下弯,黑色.脚黑色.栖息于河、湖岸边及沼泽湿地.涉水啄食小鱼等水生动物.繁殖期两性共同在近水岸边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2~4枚,淡蓝色,有少许斑点或无斑点.在东北北部繁殖;广东、福建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琵鹭——别名篦鹭、琵琶嘴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leucorodia. 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故而得名.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繁殖;长江下游和华南一带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别名黑面琵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minor. 大型涉禽.全长约80厘米,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额至面部皮肤裸露,黑色.嘴黑色,长约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均黑.雌雄羽色相似,冬羽与夏羽有别: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羽冠及胸羽染黄色.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产于东北至华南沿海、长江流域、海南岛、台湾、香港.黑脸琵鹭现存约400只,主要分布于我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在我国东北可能有繁殖地,但迄今尚无确证.我国发现的大部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