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部等高线分布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23:02:04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
这东西不要死记硬背,你最好自己用沙子或者什么的做个模型自己看看,其实一看就明白了,我学这个的时候,脑子里会出现这样的模型,一想就明白,别死记硬背,你弄明白就好记了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座山峰之间的部位是鞍部.这里是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低于两侧的山顶,但高于两侧的山谷,即一低一高.再问:可以读出大致高度吗,在等高线中再答:要有具体的图才行啊。再问:这样呢再答:300---400之间
山顶凹地小环圈,区别要看示坡线;山顶短线向外指,凹地短线向里边.山背曲线向外凸,山谷曲线向里弯;山背凸棱分水线,山谷凹底合水线.两山相连叫鞍部,高低两组等高线;群山相连最高处,棱线称为山脊线.地形起伏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
面对地图看,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辩明地图符号颜色识别:绿为林地蓝为水,地貌、公路棕色绘其它符号都用黑.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等高闭合是规律,弯曲形状象现地;线多山高线少低,坡陡线密坡缓稀.
你是不是想问他们再等高线上的不同?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
突出的等高线是增长的,那么是谷,反之为山脊,至于鞍部嘛,两山之间的地方就是鞍部
结合我给你的插图,你会一下子就明白的:山谷、山脊等高线都向某一个方向凸出,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凸出的是山谷(如图中的C)、相反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如图中的F).鞍部则往往是两边高(常常两边的山地)中
山谷,想想嘛:假设等高线的数据为,100与200,现在是100往200那里凸,也就是那么原来是200的地方被100所取代,那么本来该是200的高度变为了100,周围的没有变还是200,那么他的高度是不
等高线的特性有:(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2)在同一幅图内,除了悬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
看等高线的形状,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积水线.鞍部是两个圈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周围小;盆地与山顶相似,只是数值中间小周围大;山脊线等高线是向低处凸出,即向数值小的凸出;山谷线与山脊线凸出方向相反;鞍部是一对山脊线和一对山谷线相交的地方,即两个数值差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在两个山顶之间,当然,也在两个山谷顶端正对处陡崖——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叠(也就是高度密集)山顶——等高线是同心圆状,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是同心圆
从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面的坡形: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凸,就是山谷⑤鞍部
等高线越密说明坡度越陡越稀疏说明地形越平缓···
山谷、山脊等高线都向某一个方向凸出,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凸出的是山谷、相反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鞍部则往往是两边高(常常两边的山地)中间低且没有等高线通过的部位.
通俗点说吧陡崖,就是有很多条等高线重合了山脊么顺着等高线突出的那个方向如果朝着低值就是山脊相反如果是朝着高值就是山谷山脊山谷的判断遵循突高为低规则是在不行,就联系生活中的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