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感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0 11:39:10
高中课本有阿.假设导体本来不带电(即正负电荷分布均匀),当带电体(假设带正电)接近导体时,带电体吸引导体中的负电荷,排斥正电荷,便产生了静电感应现象,此时导体两端产生了数量相等(因为它本是中性),正负
静电感应:在静电场影响下引起导体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即在某带电体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进行重新分布,使导体内的电场跟着变化,直至强度减小到零为止.结果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体所载电荷相异
导体中感应电荷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凹凸情况有关,A的二端,尖锐的一端电荷多,这二端的带电量还与它们到带带电体的距离有关,哪点远,哪点电荷多.无法定量计算.
所有这类接地问题都可以这样解决——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个金属球,那么球就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近端,一个是远端,近端带负电,远端带正电,将球接地后,相当于球和地球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地球相当于远端,带正电
大地的电势比A低接触的话,电子从大地向A流动直至A中和掉为止A带负电,那就是大地比A电势高负电荷往大地跑呗正电荷往电势低的方向跑负电荷往电势高的地方跑异性相吸嘛
会的.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荷,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会发生定向移动,使得电子聚集的一端带上负电,失去电子的一端带上正电,而且是等量异种的
解题思路:根据静电感应现象的特点分析。解题过程:见附件。最终答案:略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3)静电感应的原因:把带电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导体上的自由电子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电荷在导体中重新分布的现象.这个现象由英国科学家约翰·坎顿和瑞典科学家约翰·卡尔·维尔克分别在1753年和1762年发现.如橡胶棒X原已带有负电荷,可称为施感电荷,若将导体D接
概念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电荷在导体中重新分布的现象.这个现象由英国科学家约翰·坎顿和瑞典科学家约翰·卡尔·维尔克分别在1753年和1762年发现.如橡胶棒X原已带有负电荷,可称为施感电荷,若将
静电感应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电荷在导体中重新分布的现象.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电荷在导体中重新分布的现象.这个现象由英国科学家约翰·坎顿和瑞典科学家约翰·卡尔·维尔克分别在1753年和1762年发现.如橡胶棒X原已带有负电荷,可称为施感电荷,若将导体D接
用正电荷去靠近金属导体,正电荷周围就有电场.电场线像光线那样发散出去.金属导体中的电子在电场中受到作用力,移向靠近正电荷一端.所以金属导体靠近正电荷的一端带负电.因为每一个电子都受到力,都有靠近正电荷
“百度百科”有关于“静电感应”的详细解释.
静电感应使导体内部电荷分离,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电势和内部电势相同,导体内部任意一点都不带电.
当导体接近带电物体时产生的电荷分布于导体表面的现象.这个现象由英国科学家约翰·坎顿和瑞典科学家约翰·卡尔·维尔克分别在1753年和1762年发现.如橡胶棒X原已带有负电荷,可称为施感电荷,若将导体D接
同学你是需要静电感应的概念吧.沪教版: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另一个绝缘导体时,导体的电荷分布发生明显的变化.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鲁教版:导体由于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出现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解题思路:注意电量的分布规律:相同小球接触,电量先中和再平分;与空心球壳内部接触时,小球将电量全部转移到球壳外部。然后根据库仑定律分析计算。解题过程:varSWOC={};SWOC.tip=false
解题思路:根据静电感应的规律分析解题过程: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