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蒸发与结晶的定义,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1:02:54
前者是在较高温度下析出结晶,主要是用于溶解度对温度变化小的物质,后者是在较低温度下结晶,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通常结晶温度越低,晶体含结晶水越多,硫酸钠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应该是一样的,中学学过的,我想除去蒸发没有什么其他的浓缩方法了.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不一定产生结晶,除非溶液内还有晶体的溶解物.
降温结晶的原理是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时不能被溶解的溶质析出.蒸发结晶的原理是恒温情况下或蒸发前后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水分减少,溶液达到饱和时多余的溶质析出.例如盐碱湖夏天晒盐,
一个是温度低··一个是温度高····再问:详细点再答:你几年级???···再问:gaosan再答:1.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 2.晶体,即原子、离子或分子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而
目的:提纯步骤:1先将一定重量的粗盐配制成溶液,2过滤上述溶液,3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搅拌下加热4待溶液有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结晶.4将精盐称重结论:该盐不纯,为混合物.反思:通过本次试验,学习溶液
1.氯化钠结晶是结合水化合物,不过不是混合物.氯化钠是无结合水的化合物.2.你问得有点歧义.是要除去硝酸钾还是氯化钠?如果除去硝酸钾就用降温结晶.因为氯化钠溶液无论升温或是降温,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大,
蒸发结晶是把水分(包括里面的结晶水)都蒸发掉,使之成为固体,而加热浓缩是指去处适量水分,使之浓度提高.
每一种的溶解度不同
解题思路:根据结晶、重结晶的定义以及操作方法等分析考虑解题过程:解析:蒸发与结晶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注意点:仪器的装配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
蒸发步骤(以粗盐提纯为例)第一步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粗盐第二步溶将称量好的粗盐放入干燥的烧杯中,加水溶解,加一点溶一点,并用玻璃棒搅拌第三步过滤:将滤纸折成四折,撑开,放在漏斗中,一边三折,
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皿放于铁架台的铁圈上,倒入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蒸发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液体,防止受热不均,液体飞溅.看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或者仅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很大的可以用降温结晶如KNO3溶解度在温度变化下变化不大的用蒸发结晶如NaCl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不一定产生结晶,除非溶液内含有晶体的溶解物.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过滤:溶液中有沉淀或不溶物蒸发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降温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如果溶液的主要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程度比较大,要想提纯这种物质就用降温结晶法.比如甲中有少量的乙.提纯乙,就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如果溶液的主要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程度比较小,就要用蒸发结晶法.
本品只是助燃,并不是可燃,所以在没有其他可燃杂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蒸发结晶而且它的溶解度相当的高(0度13.3g,10度20.9g,20度31.6g,30度45.8g,40度63.9g,50度85.5g
降温结晶利用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蒸发结晶减少溶剂的比例使结晶析出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而且是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的溶质,比如NaNO3、KNO3等.高温时溶解度高,冷却热溶液时,其溶解度下降,溶质结晶析出.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比如NaC
狭义地讲,结晶的意思是溶质因饱和,随着溶剂挥发逐渐从溶剂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在高中化学以下,多指在水中析出的过程,因此结晶与是不是水合物没有关系,有些物质有水合物,例如硫酸铜,硫酸亚铁等等,这些结晶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