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国共将领排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20:09:41
双方强弱逆转,攻防互换有政治、经济、军事、双方军事统帅的素质高下等诸多方面国民党由强转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共产党由弱转强,战略守备转为战略
1:我们先说春秋——战国末期,之前的三皇五帝,夏商就不说了.那个太远了还有封神传说,没法去说.春秋时期出了个孙武这个兵家的圣人,著有《孙子兵法》流传于世,响誉全球.整个时期虽然也有诸多名将如伍子胥,孙
中国近代史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1.1840--1864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的开始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2.1864--1895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的带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洋
解题思路:近代中国政府的变化从清政府到资产阶级政府再到新中国成立解题过程:清政府倒台以后就是中华民国,这个期间包括好多个时期,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当上总统,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到张
军事经济上,国民党军队占绝对优势,但在政治上,人民解放军占优势,这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遭到人民的反对,人民解放军是自卫战争得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在四平保卫战中,我军伤亡总数在8000人以上,而且都是一些老骨干,等到敌人得到新的力量,集中新六军向四平增援时,我军不得不被迫撤退.在四平撤退后,敌人用机械化部队追击,我军在防守中经一月余之苦战,部
国民党的武器装备明显优于共产党,可是共产党更得民心,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
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有430万人,人民解放军连地方部队在内解放军只有120万人.解放战争第三年人民解放军总数达到400万人,国民党军总数则下降到约200万
解题思路:您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三种政治势力进行斗争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原因从阶级属性考虑。解题过程:基本主张:(1)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旗号,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妄图消灭共产党
在中国,不是场面上的功劳大就会得到封赏的,按我的想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论证,你姑且可参考:1、彭德怀虽然打战不如林彪,但是综合的影响力比林彪大2、彭德怀性格比较开朗,和老毛的交情比较好(起初之时),而
第一章52军及主力25师与红军的作战 52军的前身是第25师,52军的老军长关麟征在同陈诚发生矛盾时有一段话:“我带领的第25师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我带领它南征北战不知打过多少仗.” 第52军主力2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整编好200万中央军,嫡系军80万,特种部队36万.其他的杂系军差不多300多万.共产党拥有部队160多万.不过到了淮海战役结束的时候,共产党已经达到350万军队.而且还拥有几百万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生于公元157年,卒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出任济南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日本投降时,在华日本陆军128万.再问:好像国际上不太认可这个数字吧?再答:美国总统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
解题思路:这是考察中国革命的阶段和历程。中国的内战大致分两个阶段,一个是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另一个是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解题过程:国共内战,又称国共战争,是有狭
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再问:能具体点吗?再答: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
C“国共会战其实只有三大战役,而三大战役其实只有一大战役"说的就是淮海战役战胜后,中国共产党控制了长江以北之华东和中原地区,使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及经济中心上海处于解放军直接威胁之下.
淮海战役毋庸置疑,这场战役决定这国共双方能否划江而治还是一统江山.这场战役也是双方精锐兵力投入最多的战役.本战役对中国乃至世界局势都有深远影响,所以历史学家杜维运说:“国共内战其实只有三大战役,而三大
装备:中共有少些日式武器,主要是东北野战军装配在,其他的都是老武器.国民党有美国支撑,装配的美式武器(孟良崮战役被奸),多数的日本武器.总的来说,国民党武器上占有很大优势.优势:除了武器上,中共的优势
辽沈战役国:卫立煌、廖耀湘、范汉杰、郑洞国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淮海战役国:杜聿明、黄百韬、邱清泉、黄维、李弥共: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邓平津战役国:傅作义、陈长捷、邓宝珊共:林彪、罗荣桓、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