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制的环己烯中,加入精盐使水层饱和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07:49:44
粗制的环己烯中,加入精盐使水层饱和的目的是什么?
精盐(nacl)和纯碱 (na2co3)是家庭厨房中两种常见物质.现有精盐和纯碱两种固体混合物53克,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44x4.4x=10.6g所以含Na2CO310.6g含NaCl:53-10.6=42.4g质量分数自己计算就好了.

苯中加入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  )

由于苯分子中碳碳化学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没有催化剂存在,且必须是液溴,不能使用溴水,所以溴水和苯不发生取代反应;将浓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

除去己烷中少量的己烯,加入适量溴水反应后分液——为何不对?一般烯烃加成反应是否不用溴水?

如果是水中混有己烯,加溴水后分液可以达到分离目的,但是己烷中混有己烯加溴水就不行了,因为己烷己烯都是有机物,都能溶解溴单质,换句话说,己烯和溴水反应生成二溴己烷后,二溴己烷也会溶于己烷(相似相溶原理)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除去环己烷中少量的环己烯.

环己烷和环己烯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1、与酸性高锰酸钾混合,振荡,分液.弃去水相.此时环己烯被氧化成己二酸.溶于环己烷中.C6H12+KMnO4+H+→HOOC-CH2CH2CH2CH2-COOH+Mn

1-环己烯基环己烯的结构式

结构式看图更漂亮的命名应该是(1-环己烯基)-1-环己烯

浓硫酸环己烯的制备中白雾是什么

环己烯在快要蒸馏结束的时候蒸馏瓶中会出现真真白雾,这是因为你用的是浓硫酸做催化剂,在溶剂很少的时候浓硫酸会受热挥发出酸雾,就是你看到的阵阵白雾了,这个时候,往往就是判断蒸馏结束的标志了.

用环己烯制备己二酸的反应式

用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氧化5C6H10+8KMnO4+12H2SO4→5HOOC(CH2)4COOH+4K2SO4+8MnSO4+12H2O

环己烯和酸性高锰酸钾的方程式

5C6H10+12H2SO4+8KMnO4→4K2SO4+8MnSO4+5HOOC(CH2)4COOH+12H2O产物是1,6-己二酸.方程式中C6H10是环己烯.写方程式的时候需要用结构简式表示.

将浓溴水加入苯中,经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的颜色变浅,这是因为发生了(  )

由于苯分子中碳碳化学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没有催化剂存在,且必须是液溴,不能使用溴水,所以溴水和苯不发生取代反应;将浓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

环己烯的制备中,气体很臭,有毒的吗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和神志丧失.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5~50g/m3×2小时,血压下降,严重者死亡.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不同水层中鱼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大多鱼的体色是根据所生活的水体环境相融合,这样有便于隐蔽,不易被天敌发现,或有些鱼的基因突变,所以导致这种结果.

将7.1g氯气通入400g15%的碘化钠溶液中,将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进行萃取分液,向所得水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

n(Cl2)=7.1/71=0.1moln(NaI)=400x15%/150=0.4molCl2+2NaI→2NaCl+I2NaI过量,n(NaI)=0.4-0.4=0.2moln(AgCl)=2n(

煤的干馏中如何证明水层含有氨

在干馏中先加少量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有气泡产生并使石磊变蓝就说明存在氨

粗盐提纯制精盐实验中,需要的操作是什么?

溶解,过滤,蒸发再答:采纳吧

粗盐提纯,5g粗盐,15ml蒸馏水,得到粗盐----------,精盐-----------,实验中获得的精盐占粗盐的

设溶解度为a克每毫升水1、如果15a<5,则:粗盐=15a克,精盐=0克2、如果15a>5,则:粗盐=15a克,精盐=(5-15a)克明白为什么不?

环己烯和高锰酸钾反应的产物

反应实际上是生成K2MnO4K2MnO4再歧化生成MnO2和KMnO4方程式:3K2MnO4+2H2O===MnO2+4KOH+2KMnO4

萃取实验中判断水层的操作

解题思路:理解分层现象解题过程:解:可取上层清夜,往上层清夜中再次滴加四氯化碳,若出现分层,上下两层(因为四氯化碳不溶于水),证明上层既是水层,若不分层,说明上层是四氯化碳层,则下层既是水层。(实际上

环己烷与环己烯的如何分离

用浓硫酸振摇后分离环己烷与浓硫酸不反应,分层,环己烯不饱和键与硫酸加成,产物溶于浓硫酸,就可分离.

环己烯制备己二酸的化学方程式

环己烯---O3/Zn,H2O---己二醛---新制氢氧化铜---己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