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10a. u=200. 试求阻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07:01:43
两电阻并联,已知R1:R2=3:4,则I1:I2=4:3又:I1-I2=6A故有:I1=24A,I2=18A.
因为电阻R1和R2并联的阻值:R=R1×R2/(R1+R2)因为:R/R1=[R2/(R1+R2)]所以:R/R1=I1/II1=I×R/R1=I×[R2/(R1+R2)]
设电容上的电压为Uc,相位为0,uc=根号2*Ucsinwt,则Uc=Xc*I1,且I1比Uc超前派/2相位,即I1相位为派/2,即i1=根号2*10sin(wt+派/2).对于支路2,RL串联,总电
两电阻串联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电源的电压U=I(R1+R2)=I1(R1+R2)=0.2A×(10Ω+5Ω)=3V;两电阻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干路电流I=I1+I2=U R1+U&nb
一、图是将R1和R2并联吗?如果是,那就是这样并联电路U=U1=U2U=IR所以U1=I1R1=0.3AX5Ω=1.5VU=U1=U2=I2R2=1.5V所以I2=1.5V/R2=0.1A二、串联.I
题眼:UI同向,说明总的电路阻抗呈现阻性.你设一个频率,带到里面,列方程求解即可.顺便说下,楼上那个解法不对,10A是有效值,相加要考虑相位差的.再问:是不是还得设一个幅角?比如将电容电压的幅角设为0
因为并联时连接线路两端的位置处的电势差是一样的.就像从A走到B,无论多少人并排走的,他们的高度差变化是一样的.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发生了分流,所以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电流的分配则是因为受到的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I2=I-I1=0.5A-0.3A=0.2A,∵并联电路中
i=i1+i2=2sin(wt+30º)+4sin(wt-45º)=2(sinwtcos30º+sin30coswt)+4(sinwtcos45º-sin45&
I4=-(I1+I2+I3)=-1.8A,这是这是电路2个基本定律之一,流进节电电流等于流出节电电流;或者说闭合电路中,任意节点的的电流值和等于零.(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另一定律是闭合电路中电压升等于
设电阻1的阻值为x,则电阻2流过的电流为2x/2=x,2x为电流2A在电阻1上的压降.流过电阻3的电流为(2+x),电阻3上的压降为(9-2x).则(2+x)(9-2x)=15x=3或x=-1/2则x
一、单一选择题:1、科学研究中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入手分
由于R1,R2并联,所以R1,R2两端电压是一样的,即I1*R1=I2*R2,故I2=2A,回路总电流=I1+I2=3A,R3上的电压=U总-I1*R1=6-4=2V,所以R3=2/3Ω.
解析:由题可知,R1和R2是并联关系,所以R1和R2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R1两端电压为U1=L1R1=1.3×5=6.5V,所以R2两端电压也为6.5V,电源电压也为6.5V,所以R2电流为
从下图的曲线可见,问题最大的症结在于:u在第20个点处有比较激烈的变化,而i,i1-i5都没有这样的变化的特征,所以想要使用这6个信号的先行叠加得到和u比较接近的值是不太现实的.  
这个没法回答啊,没有电路图.
该图中R2下方的竖线是没有的.就是R2与XL串联,RL串联电路电压超前电流的角度为arctanXL/R2=4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