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到什么温度会有晶体析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3:11:47
15%的硝酸钾溶液480克含硝酸钾72g,水408g蒸发后溶液中有硝酸钾和水各72-45=27克,408-300=108g,,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7*100/108=25g
1)蒸发前溶液中有KNO#多少克?水多少克?硝酸钾的质量=480*15%=72克水的质量=480-72=408克2)蒸发后溶液又是多少克?水多少克?蒸发后水的质量=408-300=108克硝酸钾的质量
蒸发后溶液中有硝酸钾27g,水108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15%的硝酸钾溶液480克含有溶质的质量是480*15%=72g加热蒸发掉300克水后,会有45克硝酸钾晶体析出.蒸发后溶液质量是480-
⑴由题意可知原溶液中,W(KNO3)=480×15%=72克,W(H2O)=480×(1-15%)=408克.⑵根据变化情况,可推知现溶液中,溶质、溶剂及溶液的质量,随之而解的是现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温度降低溶解度会变大但不会有晶体析出就像CaO,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就可以溶更多的CaO固体而不会有晶体析出设原来溶质质量为X蒸发水后溶质为y所以100g水溶解Xg物质蒸发10g水后,剩余90g水由于
因为这种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降至t2后,溶解度上升,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未发生改变,所以不会析出晶体.要是不是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
不是,降温结晶要求是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下降,溶解度变化较大100G水中析出的量=原溶解度值-新溶解度值
白色晶体是NaCl晶体,有晶体析出和加氯气又不会有白色晶体析是因为同离子效应造成的,通常情况下NaCl的溶解度只有约0.6mol,而HCl的溶解度却有约2.23mol(更易溶于水),所以向饱和食盐水中
如果考虑溶解放热,答案是:(考试回答这个比较靠谱)该物质溶解放出大量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大.如果不考虑溶解放热,答案是:形成了过饱和溶液(具体原因比较复杂,不必深究)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
只要是过饱和溶液就会析出晶体
升高温度后,溶液有晶体析出,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比如Ca(OH)2
第一次蒸发掉10g水,析出4g晶体后,溶液就成饱和溶液.第二次再蒸发10g水,析出5g晶体就是按照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析出社设溶解度为S.则得到:S:100=5:10S=50答案:50g
不会析出NaOH晶体.Na和饱和食盐水中的水反应,导致水减少,因为原溶液饱和,所以会析出NaCl晶体.此反应生成的NaOH是强碱,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不会析出.
1溶解度和什么有关答:温度压强2溶液温度降低为什么物质的溶解度也会低答:物质的一种性质,但有些反儿会增加.3溶液会不会析出晶体为什么不确定如果是不饱和的溶液溶解度变小一点是不会有晶体析出的.如果溶解度
只要析出晶体,就是饱和的了,不饱和就不会有晶体析出.原溶液不饱和,蒸发水分和降低温度都可能析出晶体,因此这句话不对.再问:对呀,可是为什么这句话是错的呢?再答:原溶液不饱和,蒸发水分和降低温度都可能析
会,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水温变化而变化,而且变化程度相当大,只要稍微降温,就会有晶体析出.
水的质量不变,100×0.7=X×0.76=>X=92.1X为20℃时的溶液质量所以溶解度=100×(92.1×0.24)/(92.1×0.76)
第一次10g水析出3gA,第二次析出3.6gA,说明,原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第一次析出晶体后,说明溶液已饱和了.所以S=3.6/10*100=36g,15g水析出溶质:3.6/10=x/15X=5.4
加入适量氯化钠,降低氯化铵溶解度,使氯化铵晶体析出.科学点就叫同离子效应.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浓度乘以铵离子浓度=溶度积往溶液中加氯化钠,由于氯离子浓度变大,而溶度积不变,导致铵离子浓度减小,使氯
最后饱和时,溶液中有此物质34g-2g=32g水110g-10g=100g所以A的溶液度为S=(32/100)*100=32g/100g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