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离子处于基态还是激发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00:11:32
如果为负的话就变成放出光子了,与实际矛盾.由基态的能量计算其它能级的能量有个公式En表示原子处于n级时的能量,E1表示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则E1=n*n*En所以本题中E3=E1/9,所以两个能级的
A、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过程所放出的光子中,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小,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即为该光子.故A、B错误,C正确.D、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有
一般来讲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是由于分子的光活化过程.所谓光活化过程是指分子吸收了光的能量后而使其处于激发态的过程.光活化的基本过程分为两种:(1)直接吸收.(2)能量转移.光吸收过程的费兰克-康顿原
将0.1mo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氢离子变大,因为加水会让平衡向右移动,而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是定值,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小加入少量CH3COONa:醋酸根浓度变大,所以平衡左移,所以
A、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产生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受到激发发生跃迁不可能产生γ射线.故A错误.BCD、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光子能量为12.75eV的光照射后,跃迁到第4能级,根据C24=6,知可以产生
简单点说吧:基态原子吸收光后变成激发态原子,不稳定,回到基态时会发射出特征波长的光子,但这个光子的射出方向与刚才吸收的光子的运动方向不一定会相同(很多情况都不相同),于是我们接收到的光谱中特征波长的光
3万k对应的能量为kT=26eV;第一激发态能级-3.4eV;利用波尔兹曼分布,概率比是e^{-10.2/26}=0.677;波尔兹曼分布在分立能级情况下只是近似可用吧再问:波尔兹曼分布是势能。。而这
.手头没原子能级表.你用He+的第一激发态能量减去He+的基态能量得出光子能量E1,查表的氢原子电离能为E2,则氢原子放出的电子能量为E1-E2.电子速度V=√2(E1-E2)/mm为电子质量.
问题一、电子会有一定几率自发辐射跃迁(上述问题不能用初等量子力学解决,爱因斯坦从热力学等方向推导),受到同频率的入射光微扰可以受激辐射光子(量子力学含时微扰论,认为相同微扰时吸收光子与辐射光子概率大小
由E0=E1/n^2,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时:(1)原子系统具有的能量(2)原子具有的电势能数值是一样的:都为13.6/16=0.85.但是第一个为正,后一个为负下面是证明方法:由库仑定律和牛顿第
原子系统具有的能量En=E1/n^2=E1/16=-0.85eV向低能级跃迁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多有6种:4-3、4-2、4-1、3-2、3-1、2-1最低频率是从4跃迁到3时出现:E4=-0.85eVE
激发态就是原子或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较高能级但尚未电离的状态.所以可以这么认为
对.氢原子的能量是 En=-13.6eV/n^2n=1时,是基态,E1=-13.6eVn=2时,是激发态,E2=-13.6eV/2^2=-4.3eVn=3时,是激发态,E3=-13.6eV/3^2=-
A、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过程所放出的光子中,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小,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即为该光子.故A、B错误,C正确.D、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89e
向冰醋酸中加水,醋酸根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开始冰醋酸没有电离,加水后开始电离,随着加水的量逐渐增多电离的程度逐渐增大;一开始加水是一个离子从无到有的过程.如果是稀溶液加水,醋酸根的浓度是降低的.
基态的电子排布式都是固定的,这个需要背下来.再问:这不可能全背下来吧,有没有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直接判断的方法呢?再答:它都是有规律的,可以记住,1s2s2p……每个轨道上的原子数最大是几个,都是固定的。
因为辐射谱线能量是两个能级的能量之差,所以任意两个能级能辐射一条光谱.其实公式本身就是n个能级中任意两个的组合.细究的话属于高三数学排列组合的内容O(∩_∩)O
升高一个或几个能级啊
原子核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只能是光波,只有原子核内部跃迁才产生γ粒子,即原子核的衰变才产生α、β、γ3中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