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一束激光射向三棱镜时出射光线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05:47:5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实验的成败注意事项为:要保证药品过量,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同时一定要等到温度恢复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让外界液体进入装置内.所以在分析造成装置造成结果小于1/5时,要考虑药品的
选B感觉应该是道物理题...
1电流表量程太小2换用大量程电流表3地球人都知道望采纳再问:第三题……好吧!我懂了!!谢谢了!
焦点处.凸透镜的特点中: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等于光轴.所有的光线都从焦点发出,都平行于与光轴,所以就是平行光.
①实验1与4或2与5或3与6,物距和像距、凸透镜的焦距不变,物体高度不同,像高不同,所以发光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发光物体的高度有关.②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物体高度相同,凸透镜焦距相同,物距不
选D,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就只用调节细准焦螺旋了,粗——粗——细是最开始观察时用来获得清晰物像的
图1中两条平行光经三棱镜后,聚于一点,这个规律可用来解释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图2中两条平行光经三棱镜后,向上、下两边发散开来,这个规律可用来解释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答案是C电阻小发光暗灯丝断了都不会亮答案D不用看就知道是错的再问:电阻小,经过的电流相等应该更亮啊再答:几年前的初中物理了我也不清楚反正答案是C没错的
太阳光是平行光.而凸透镜有个特点,平行的入射光经透镜折射后都会汇聚在焦点处,所以测这点到焦点的距离就是焦距.因此,你选的这个光斑必须是左右调节后,最细最亮的点才能算焦点哦.
当然选A啊,先声明我不是生物老师,提供答案仅供参考自由扩散是指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高浓度的一边通过细胞膜到达低浓度的一边的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2)说明物质出入细胞膜需要有氧气
1.c2.使反应气体全部进入检测装置.3.偏大,偏大.4.质量变化为1.1g,即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1g,1/40mol,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可求出反应的碳酸钠为1/40mol,即2.6
(1)双缝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等宽度,等亮度.所以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图案应该是图(c).(2)A、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Ldλ,将光源换为绿色光源,波长变短,则条纹间距变小.故A错误.B、其它条
“同样条件下α-淀粉酶在35℃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则说明影响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因素不是pH、反应底物淀粉、α-淀粉酶的浓度等,而应是温度.故可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来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
(1)这个现象是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现象是波独有的特征,所以说明激光具有波动性.(2)由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知第1到第4个光点的距离是8.5mm.由题意知b=8.53mm,a=0.220mm,L=1.00
在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固体中时,光线会发生偏折,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如∠埃尔法和β.
(1)分析a或b或c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2)由图可知,当光从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从水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为
A.敲除氖原子内层电子,氖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数不变,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故A正确;B.从中性原子中夺走电子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那么缺电子原子结合电子变为中性原子的过程一定是放出能量,故B正确;C
2、偏视线下方1、没错是光路可逆,你看到的空间站,光线是从空间站经空气折射过来的,你发出激光也是经经空气折射过去的,光路可逆刺鱼是因为你的叉不会折射啊包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