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剪力法鞭梢效应例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15:44:06
弯矩是受力构件截面上的内力矩的一种,其大小为该截面截取的构件部分上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矩的代数和,其正负约定为是构件上凹为正,上凸为负(正负是上部受拉为负,下部受拉为正).所谓剪力就是:作用于同一物体
是你考虑的嵌固标高位置.一般来说都是基础顶面,如果地下室满足嵌固条件,可以取地下室顶面.
a:b=2a+c:b+d=2b:d=?设a=2b=12+c:1+d=22+c=2+2dc=2dc:d=2:1
剪力方向,先假定与线位移方向相反,再看结果,正的就是与原假定方向一致,负的就是与假定方向相反.
新抗震规范6.4.6条、高规的7.2.14条和混凝土规范的11.7.13条,都规定了剪力墙轴压比的限值.目前新规范程序给出各个墙肢的轴压比.
底部剪力法是振型分解反映谱法的简化(只取第一个振型计算),是计算地震力的(水平力).它能够计算出每层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是多大.D值法(又称作修正反弯点法)是在已知每层的水平力作用下(上面说的底部剪力法
支反力:相对于B点力矩平衡有F*a=FAy*2a所以,FAy=F/2再问:怎么判断方向?其实Fbx就不能是Fax吗?再答:Fax应该是等于0的。因为A点没有x方向的约束。所以Fbx=F。方向由力矩平衡
驾驶证理论考试中问题.口五指机动车在距离交叉路口、弯路、陡坡、隧道50米以内不准停车;站三指机动车在距离急救站、加油站、消防(站)30米以内的路段,不准停车.为了方便记忆,简称口五站三.
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适用条件:(1)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
首先更正标题中,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2,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
答案是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简单的说,是有意这样去设计.对抗震有利.再问:谢谢老师,再请问一下在底部出现集中变形对结构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吗?再答:嗯。问题解决了。就采纳吧。作为一个小小的回报这个要求不过分吧。下一个问题我得准备。你
当价格下降时,如果替代效应是正的,收入效应也是正的,那它就是正常品,当价格下降时,如果替代效应是正的,收入效应是负的的,但是这个负数不超过替代效应的正数,那这个商品就是一般低档品,当价格下降时,如果替
剪力墙受地震作用破坏时,首先会在底部部位出现塑性铰,所以抗震设计时,为了保证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后具有足够大的延性,需要对剪力墙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予以加强(提高抗剪破坏力、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等),这个
剪切波:就是横波.形象的说是质点振动的方向垂直于振动传播方向的一种波,有波峰、波谷(光波).与之相对的就是纵波,有疏密的(声波).动力自由度:简单的说就是自由度.是用了确定一个体系在振动过程中全部质量
按照抗震规范相关规定计算即可: 5.2.4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
捆绑法和插空法是解排列组合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用于解决“相邻问题”及“不邻问题”.总的解题原则是“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在实际公务员考试培训过程中,我发现学员经常碰到这样的困惑,就是一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用: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液面高度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用:容器受到的重力/底面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液面高度有关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即液体体积),容器底面积有关
40m以下、以剪切变形为主,而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的结构.
叠加法,就是说,多个荷载(力,力矩)叠加,引起的构件的应力及应变情况,等于各个荷载分别作用在构件上引起的应力及应变的累加.简单地说,分开计算,然后叠加.分别计算外力和弯矩引起的剪力,做剪力图,然后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