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的作者为什么在童年时觉得充满乐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11:26:50
幼时记趣的作者为什么在童年时觉得充满乐趣
幼时记趣是谁写的啊作者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市)

幼时记趣 从鞭打蛤蟆这件事中你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样的童心?为什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童心和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赞同.因为鞭打蛤蟆这件事中体现了作者不欺凌弱小、惩强扶弱的感情.

作者沈复在《幼时记趣》中,突出描写“趣”的句子有什么?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

幼时记趣 一文中,作者的童年有怎样的特点?

幼时记趣在叙述方面突出了“物外之趣”这个词.作者的童年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和观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

幼时记趣文章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

叙述了幼时的三件事,第一件是观蚊如鹤,第二件是神游山林,第三件是鞭打蛤蟆,表现了作者丰富神奇的想象力及烂漫的情趣

在初中一语文《幼时记趣》中,作者为什么能达到“观蚊如鹤”如此高妙的境界?请简要说明理由

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好奇心,对细小的事物观察仔细,加上丰富的想象力

幼时记趣 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是什么

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而课文写的物外之趣的事件有观蚊如鹤,神游山林和驱打蛤蟆

幼时记趣作者获得物外之去的关键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加以证明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2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幼时记趣中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生活

通过记叙童年时三件物外之趣的事,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以及抵制强暴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幼时记趣》作者为什么会观蚊如鹤

我认为这是因为这样:原文中写;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意思是说;夏天的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景观,那莫或成千或成百(飞舞的蚊

幼时记趣叙述了作者童年哪三件事?

1.观蚊如鹤2.神游“山林”3.观虫斗,驱赶蛤蟆

幼时记趣 癞蛤蟆和人相比,不足为奇,为什么在作者眼中是庞然大物

当时的作者以陶醉在他想象的境界中,眼前的癞蛤蟆与虫相比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幼时记趣》 作者笔下的种种事物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因为作者善于观察,热爱大自然,将自身投入大自然当中去享受.

《幼时记趣》的作者是什么(籍贯)人?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

为什么写幼时记趣

回顾幼时的无忧快乐

在幼时记趣中作者回忆童年生活围绕?

围绕"记趣"这一中心,生动的描述了儿童时代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的生活乐趣再问:观蚊成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幼时记趣表现了作者年幼时怎样的性格

表现了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观察细致,天真可爱,富有童真、童趣,并且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我们刚刚学过,希望能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