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 CD,点P为AB.CD之间一点,连接AC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07:36:55
已知,AB CD,点P为AB.CD之间一点,连接AC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是射线AB上一动点(从点B出发沿BG方向运动)连接PD

存在.讲因为△BEF中的EF那条边也是□PDEF的其中一条边,那P点向G点移动,当P点完全与G点重合的时候,FE那条边已经变成了一条平行线,FE变成了平行线,那△BEF就会变成一个梯形(BEFG).当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1,P为矩形ABCD的边上的一个动点,它从点A出发,沿A、B、C运动,若设

当动点P在AB边移动时,三角形APC的底边为AP=x,高等于BC此时其面积为S=AP*BC*1/2=2x*1/2按题意有方程S=x*1/2=1/2解得x=1,当动点移动到BC边上时,三角形APC的底边

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DC⊥BC,P是边AB上一动点,PE⊥CD,垂足为点E,PM⊥AB,交边C

(1)证明:证法一:在四边形BCMP中,∵∠B+∠C+∠CMP+∠MPB=360°,∠C=∠MPB=90°∴∠B+∠CMP=180°. 而∠PME+∠CMP=180°,∴∠PME=∠B.&n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点EFGH分别为AB,BC,CD,DA边上的点,且直线EF交于直线GH=P,则点P在

B再问:原因再答:根据你的描述画出的图形应该是椎体,EF与GH的焦点仅有A\C两点,故选B

已知E,F,G,H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AB,BC,CD,DA上的点,且直线EH和FG交于点P,

根据题意EH在面ABD内,FG在面BCD内面ABD与面BCD相交于BD,直线EH和FG交于点P,那么点P一定在直线BD上.

已知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顶点A与坐标原点重合,一反比例函数图象过顶点C,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速度从点A出发沿AB方

据题意得A(0、0)B(0、4)C(-4、4)D(-4、0)(1)设反比列函数解析式为:y=k/x则:k/-4=4k=-16反比列函数解析式为:y=-16/x(2)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DCQ≌△PAD

已知:正方体ABCD-A'B'C'D'的棱成为a,P,Q,R,分别为棱AA',AB',BC'的中点,试求二面角P-QR-

用向量来求比较简单,A(0,0,a),P(0,0,a/2),Q(a/2,0,a/2),R(a,a/2,a/2),得到这些点,分别求出平面AQR和平面PQR的法向量n1(0,0,a),n2(-a,a,-

已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AD=20cm、AB=10cm.点M从D到A,点P从B到C,速度为2cm/s;

(1)四边形MNPQ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在矩形ABCD中,AD=BC=20cm,AB=CD=10cm,且∠A=∠B=∠C=∠D=90°.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N=CQ=tcm,BP=DM=2tcm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E为CD边的中点,P为正方形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动点P从A点出发,沿A→B→C→E运动

当动点P在A---B间运动时,如图(1) ∵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 △APE的高是1 而AP=x ,△APE的面积为y ∴ 

1.已知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10CM,点P是AB边上的点,则点P到AC,BD的距离之和为_____.

1.已知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10CM,点P是AB边上的点,则点P到AC,BD的距离之和为__5倍根号2___.2.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角AOD=120度,AB=4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E是CD中点,P为正方形ABCD上的一个动点,动点P从A出发,沿A,B,C,E运动,若P经

根据已知条件先解出AED三边长,用勾股定理.然后再利用相似三角形边长比例相等的关系,分别用不同的边的比值相等.列三个三元一次方程.解出来AEP三种答案,再讨论成立否.求X.不清楚了在问我.按这个先算算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E为CD边的中点,P为ABCD边上的一动点.动点P从A点出发,沿A---B---C-

1.用正方形ABCD面积-除△APE外的3个小△PB=X-1PC=2-X则△ADE=0.5*1*0.5,△ECP=1/2-X/4,△=X/2-1/2△APE=Y=1-1/4-1/2+X/4-X/2+1

已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AD=20cm,AB=10cm.M点从D点到A点的速度为2cm/s,P从 B到C速度为2cm/

(1)四边形MNPQ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在矩形ABCD中,AD=BC=20cm,AB=CD=10cm,且∠A=∠B=∠C=∠D=90°.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N=CQ=tcm,BP=DM=2tcm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动点p在正方形abcd的边ab或bc上,它从a点出发,沿a→b→c运动.当点p经过的

当P在边AB上时,△APC的面积=1/2,则高BC=2,所以底边AP=1/2当P在边BC上时,△APC的面积=1/2,则高AB=2,所以底边PC=1/2.所以AP=4-1/2=7/2

1.已知E、F、G、H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四条边AB、BC、CD、DA上的点,且EF与GH相交于点P,求证:A、C、

1容易看到点p既在平面ABC上,又在平面CDA上,从而在它们的交线AC上.2设边长是a.用勾股定理PA平方+a平方=PB平方=360PA平方+2*a平方=PC平方=576于是PA=12a=6根号6所成

如图,A、B、C、D为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AB=16cm,BC=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c

(1)设为m秒后.则PB=16-3m,CQ=2m.因面积=33,得m=5(秒).(2)设为n秒后.过Q做QE垂直AB于E.则PE=8cm.由AP+PE+EB=16得,n=1.6(秒).

如图24.2-36,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M事BC的中点,点P不运动到点M和点C,以AB为直径做圆O,过点P作

∵点P作圆O的切线交AD于点F,切点为E,∴FA=FE,PB=PE;即四边形CDFP的周长=CD+(DE+FE)+(CP+PE)=CD+DA+CB;∵ABCD为正方形,变成为2,∴四边形CDFP的周长

已知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的长为12cm,P为AB上任一点,则点P到AC、BD的距离之和为

勾股定理:x的平方+x的平方=12的平方得X=6倍根号2,过P点分别作PM垂直于BD,PN垂直于AC,M,N分别在BD,AC上.用角角定理得:三角形ANP相似于三角形ABC;三角形BMP相似于BAD三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1,P为矩形ABCD的边上的一个动点,它从点A出发,沿A到B到C运动,诺设

天才12347,根据题意,可知三角形APC的面积=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BP的面积.三角形ABC的面积为:0.5×2×1=1;三角形APC的面积为:0.5×2×(x-2)=x-2;所以三角形AP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P是边AD上一点,联结CP,过点P作PF⊥CP交AB于F,以点C为圆心,C

1、过C‘作AB、AP的垂线交AB于G、交AP于H.由翻折可得△C’HP≌△CDP.∴HP=PD又因为AB为⊙C’的切线,G为切点,所以C’G=CP=AH.∵AD=AH+HP+PD=3,CP=√(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