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采用如图A 所示的装置深入研究平抛运动,质量分别为MA,MB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22:50:50
(1)①冰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固在第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冰处于固液混合状态;②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AB段的冰温度升高的快,
C匀速拉动木块动能不变,但木块在升高所以重力势能变大.而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机械能变大
(1)钩码重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钩码重力做正功.(2)由表格数据可知O点对应着1.00cm的刻度线,由于C点与O点的距离为5.00cm,所以C点对应的刻度为6.00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
(1)设钩码质量为m1、砝码和小车总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对砝码进行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1g-F=m1a对小车进行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2a解得:a= m1gm2+m1&
(1)两个试管中水多少的变化;水沸腾时是否还要继续加热(2)甲侧:水沸腾时要继续加热,水的质量在减少,温度计的示数不变.乙侧:水的质量在增加,温度计的示数上升0(3)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2)2Cu+O=(加热)2CuO(3)(4)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①对A、B组成的系统,由动能定理得:mBgh-μmAg(h+s)=0-0,解得:s=(mBμmA-1)h;②由图2所示图象可知,k=mBμmA-1=△s△h=6062≈0.968,动摩擦因数μ=mB(
(1)晶体固液混合态小(2)98.0(3)高于
(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这样温度计的示数会受烧杯底的影响,测量不准确;(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3)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
解题思路:【答案】分析:(1)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较高;(2)实验时需要观察的是萘粉,看萘粉的状态变化,然后分析其原因;(3)萘粉受热就会变为气态,物态变为气
A、在t1~t2内,I变大,阻值变小,压力变大,小车做变加速运动,故A错误; B、在t1~t2内,I变大,阻值变小,压力变大,小车做变加速运动,故B错误;
小物块的质量m=20+5+2.4=27.4g;小物块的体积V=70-60=10ml;小物块的密度ρ=mV=27.410g/cm3=2.74g/cm3=2.74×103kg/m3;故答案为:27.4,2
(1)镁条与稀硫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内气体的压强升高,故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型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a段下降.(2)烧碱、氧化钙溶于水后放热温度升高,导致集气瓶内气压变大
(1):据I=U\R得R=UI=6V*0.3A=1.8(欧)答;因为滑动变阻器一半的阻值为1.8(欧),所以变阻器的阻值为1.8*2=3.6(欧)(2):因为1\2h与h电流差为0.4A-0.3A=0
最主要的是确定小灯泡上的电压和电流这样可以算出小灯泡的电阻R=电压÷电流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的平方÷电阻=6×6÷(电压÷电流)=36×电流÷电压你给出的少了电源电压,电压表是量的灯泡电压还是滑动变阻器
(1)题中所给仪器的名称为: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铁架台;(2)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排水法来制取并收集气
1)反应装置(2)吸收水(3)吸收CO2(4)x=10应在盛放碱石灰的玻璃管(C)装置后加一干燥装置2NaHCO3=Na2CO3+H2O+CO21681844ab0.22ga=0.84gb=0.09g
两条纸带上相邻点间的时间相同,第二条纸带相邻点间的距离大,所以第二次实验木块运动速度大;因两条纸带显示的木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阻力,阻力不变,故两次实验小桶内装的沙子质量相同.故选A.
A、图1是渗透作用装置,漏斗内装的是蔗糖溶液,烧杯中是清水,则渗透计液面逐渐升高,图2中只有膜材料甲使得漏斗内液面上升,故A正确;B、采用乙材料,漏斗内液面没有变化,说明膜材料是全透性,故B错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