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边长为2cm的正方体甲重16n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18:01:44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分别是长颈漏斗和酒精灯;(2)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药品选用高锰酸钾,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水槽是盛水的装置,故答案为:酒精灯;水槽(2)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
(1)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蜡烛位于3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30cm=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蜡烛位于2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20cm=30cm,u
(1)为了使物体成像在光屏上,首先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而图示的情景中,光屏中心与烛焰凸透镜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图示的物距为20厘米,而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根据凸透镜成像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可知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是:试管;故答案为:试管;(2)根据实验室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1)V=0.2m×0.2m×0.2m=0.008m3,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V排=V,浮筒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A=ρgV排=1000kg/m3×9.8N/kg×0.008m3=78
连接两条对角线,因此我们可以把阴影部分分成四个部分来求.每个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半圆减去一个三角形计算,如下:半圆面积=3.14×(10÷2)²÷2=39.25(平方厘米)三角形面积=10×10
(1)不正确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2)乙(3)2.25×103解析:(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名同学的判断是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的位置在50cm处;(1)当蜡烛位置位于20cm刻度线处时,u=30cm,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蜡烛位置位于35cm刻度线处时,u=15cm,即f<
1、v(平均)=路程/时间=0.9/3=3m/s2、t=s(180+1020)/s(10m/s)=120s3、s=8*500+20*100=6000m平均速度=6000/28=241.3m/s4、匀速
再问:第三小题有疑问。我在考试中算出来是5000pa。再答:如果g=10N/kg,结果就是5000Pa
(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答案为:C; 2KMnO4 &
(1)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1)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反应装置应选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加热锰酸
含SO2的品红溶液SO2和品红所形成的化合物受热分解,释放出SO2和品红,品红显红色大体意思就是这样,答案再自己组织组织
(1)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分别是长颈漏斗和集气瓶;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2)实验室通常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常用MnO2作催化剂;属于固液常温型装置,选B,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D,由图知,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所以不成像,要成像,就要扩大物距,而且因为物体到光屏的距离是定的,所以物体移动,光屏就要移动(在得到清晰的像的前提下)
底面是一个正六边形上下底面积是27倍根号3侧面是3*6*6=108再问:详细的过程再答:一个正六边形是六个正三角形再问:地面面面积的计算过程(详细)回答得好加分再答: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高是3/2倍根号
同一单位,体积:立方厘米.压强:厘米汞柱.89-75=14立方厘米,为开始管内真空体积.则由等温条件可列方程:75×0.2=(75-h2)(14+75-h2).(先设75-h2=X,解得X,可得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