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盛水的水槽中,用两个石块互相敲击,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1:00:07
(1)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会汇聚到试管的底部;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水珠;液化.(2)水蒸气液化要放热,所以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从图上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因为Ca(OH)2+CO2=CaCO3(沉淀)+H2O,所以会生成白色沉淀,又二氧化碳气体消耗则试管内气压变小,试管内液面上升
气体颜色消失,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液体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三分之二.若将该气体通入少量氧气,气体变红有变无色.液面上升
(1)在水瓶内液体下降的过程中,则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小,由p=FS可得,水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小,故A正确;(2)随着水的蒸发,盆景里的水逐渐减少,由p=ρgh可知,水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
AF=密度*g*V.A体积在水中最少.再问:可是D球没有浮力吧,它是插在水底的再答:公式的好好看,即使插的也有浮力,只和液体的密度及排水V有关。再问:我们老师说插在底部的是没有浮力的再答:那你老师错了
提醒楼上:你考虑注入水的来源了吗?答案选B,水槽水面高度不变浮力公式,把烧杯的玻璃部分所用的浮力单独计算成V排(即烧杯内外液面高度差),则初始状态和末了状态,水槽内没有从外界增加或减少任何物质,并且均
水槽加水加木块的和,水不宜出的情况下和水槽有水的情况下
利用牛奶的漫反射,可以让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便于观察再问:可是看到的是水中的直线传播呀不是让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再答:牛奶液滴的照亮痕迹,是光路。牛奶液滴的亮光是你看到的漫反射
6×6×5=180立方厘米再问:已经有了点水再答:5厘米是什么意思?到底里面有多少水?再问:额……不是,我说错了……你说对了,真谢谢你呀!
首先,水逐渐的蒸发了由于水越来越少水位下降,导致瓶内气体体积变大,所以:A,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小水位下降,又导致水的压强变小,所以B,水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小由于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小,大气压
嗯,根据楼主的D,解释是,甲瓶:典型的水浴加热的问题,由于水槽内的水最高只可达到100℃,所以甲瓶内的水最高到达100℃就不会在和水槽里的水发生热交换,所以不会沸腾;至于乙瓶:由于浮力原因,乙瓶内的液
(1)进水三分之二3NO2+H2O=2HNO3+NO(2)可以4NO2+2H2O+O2=4HNO3(3)4:34NO+3O2+2H2O=4HNO3
因为瓶中灌满水而排出了所有的空气,所以倒立于水槽中后,大气压的作用会使瓶中的水不至流出,所以它的质量依然不变;因为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水槽底部受水的压强不变;由F=pS可知水槽底部受水的压力
首先,P1>P2图就没法给你画了,分析下.第一种情况,塑料盒装着小石子浮在水面上,盒子受重力,和浮力,且重力等于浮力.则此盒受到的浮力=小石子的重力=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而第二种情况小石子都沉到水中
当向水槽中加水时,水的深度增加,对试管内空气柱的压强增大,使空气的体积被压缩,则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浮力减小,因此会向下运动.故答案为:向下运动,减小.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蜡烛熄灭.因为你没有图,所以答案不一顶准确哦
1:完全放入后压强不变,当你将装满水的瓶子插入的时候,将水槽中原来的水挤出.也就是说实质上只是进行了一次等量代换、装满水的瓶子对水槽底的压力=被挤出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力.2:压强呈现曲线变动,刚放入压
12除以6说明甲槽一分钟倒两厘米,往乙槽倒4分钟,乙槽水面14,原来是2,说明是12,(就是乙槽水面与铁块相平时,)等到乙槽水面过了铁块时,倒了2分钟增加了5厘米,相平之前,用4分钟,之后2分钟,说明
你所谓的沸腾是指水槽冒出来的气泡现象那是因为有热源热源接触水槽导致局部过热(超过100度)瞬间产生水蒸气冒泡试管中的水因为没有直接接触热源只有周遭100度的水所以只会达到沸点但是不会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