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九年英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3:43:55
原文: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
642年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
公元643年
公元642年.贞观元年是公元627年.
贞观六年,有人告发尚书右丞魏征,说他袒护亲戚.唐太宗便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查明这件事.结果是告发的人歪曲事实.温彦博上奏说:“魏征既然被人讲了坏话,虽然并无偏袒徇私,但也还是有可以责备的地方.”太宗就叫
唐吴兢所著《贞观政要》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传之弥广,是因为书中展示了为政以德的巨大魅力.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施政观点和经验,是透过为政者的道德自律和道德监督体现出来的.今天再读《贞观政要》,从唐太宗的君臣
全文是叫《治国犹栽树》.选自唐代史学家吴兢《贞观政要》中的一篇短文,其通篇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对身边大臣的一段富有哲理的论政话语.
原文: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
先回答第二题翻译字词的:1、是以,因“是”所“以”,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天下大乱).2、夙,应该是个通假字,通“宿”,这样就好理解了.3、恒,也应该是个通假字,读的是huan,第二声.通“
应该是公园643年!
原文: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他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能臣.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
是《贞观政要》吗?——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这不是贞观政要吗?2楼的回答是正确的,就是没翻译.唐太宗的故事很多,可以多看看的.唐朝,比较好玩的朝代. 论谦让第十九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
贞观五年,他到了京城,住在中郎将常何的家里.当时唐太宗要求百官上书讨论得失问题.马周为何陈商议了二十多件事.太宗让上奏,每件事都令太宗满意.太宗怀疑他的才能,便问何陈.何陈说:“这不是我的提议,这是我
《易经·系辞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
贞观十年,越王,长孙皇后所生,太子介弟,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或言三品以上皆轻蔑王者,意在谮侍中魏征等,以激上怒.上御齐政殿,引三品已上入坐定,大怒作色而言曰:“我有一言,向公等道.往前天子,即是天
勿夺农时.保证农民耕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