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距离5m后视读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22:57:17
仪器架好,首先对准的后视点,因为后视点地面有标高,将已知的地面标高加上仪器读出水准尺的读数,就是仪器的标高,然后再对准要测量的点,前视点,(建筑物上的标识点),因为水准仪的视线是水平的,所以看到前视点
视线长度就是从你水准仪到塔尺之间的距离,视距=前视距+后视距.再问:那四等水准测量前视距和后视距的要求到底是多少啊?这几天看了不少规范看昏的?到底是前后视距之和不大于100还是指水准仪到塔尺距离不大于
前后视相等的目的是:1、消除或减弱水准仪i角(即视准轴与水平线不平行的夹角)造成的误差;2、消除或减弱大气折光造成的误差;3、避免在观测前后视之间调焦,从而避免在同一测站中视准发生变化.
B点高程等于A点高程加上后视读书减去前视读数!
A点至B点的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1.124-1.428=-0.304mB点的高程=A点高程+AB的高差=87.425+(-0.304)=87.121m比较AB两点高程值,B点高于A点.
已知点的度数叫后视度数,即1.673.待测点度数叫前视度数,即2.244.视线高是后视点高程加后视度数,即356.345+1.673..不对你砍我,哈哈
则B点的高程为__视线高-前视读书=241.5m仪器视线高度是_A点高程-仪器高=242.438m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高差有正值和负值,如果为正值,表明前视点高于后视点,反之,为负值时,表明前视点低于后视点.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不是前后视距相等能克服的前后视距相等时要消除i角误差所谓i角误差就是水准仪精平之后理论上视线是水平的但是不可避免的要有误差(即视线和理论水平线有一个角度i角)当前后视距相等时候根据勾
对于后视点的要求,要看你的测程有多少,一般后视,可以是坐标,也可以是方位,没有具体的距离限制,离外,后视五米,他所产生的误差,不是跟后视有关,而是要看你的全站仪与你待测点的距离,
完全正确
以前我刚学测量的时候也是容易搞混淆,教你个办法,就跟人走路似的,第一次看完以后,然后再接着往前走往前测,根据测量的线路看,后面的即后视了.不过得注意一个特殊情况,在测高等级高程中有一个方法是aBFFB
消除或减弱水准仪i角(即视准轴与水平线不平行的夹角)造成的误差;2、主要是为了消除仪器的i角影响,i角指的是仪器的视准轴和水准管轴这两条
1.按了测距,没有记录观测值也可以定向.定向可以不用测量距离,只要保证测站和后视控制点位正确,瞄准后视桩位不测距也可以定向,通常瞄准后按回车,回到常规测量界面显示水平角度就说明完成定向了.2.把十字丝
前视读数+前视标高=后视读数+后视标高.这就是计算公式.您给出了四个数据.合不拢啊.计算草图是这样的.基础高度,是你所测的二个点高程数据之差的绝对值.再问:�����������ǰ��-����-1.
道理很简单,打个比方瞄准距离较远的目标的时候,为什么步枪比手枪打得准呢?因为步枪的瞄准缺口和准心距离较长,两个距离较长的点连成的直线确定的方向,肯定是比距离较短的两个点连成直线的方向要精确.所以,我们
未知点的全站仪读数减去镜高就是了
大气折射角,i角和地球曲率
视线高就是仪器视线水平面的高程,即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视线高程=前视读数+A点高程=101.352+1.328=102.680B点高程=视线高程-后视读数=102.680-1.154=101.526再问:B点高程因该是B=(后视-前视)+A点高程吧?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