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号 谥号 庙号 微号 尊号 年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0 22:44:50
高祖 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
以清朝皇帝为例:先说“庙号”,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宣统以外,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庙号是什么意思?辞海里庙号有一个解释,它这么说:“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
是年号.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
年号是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有的,古代没有公元纪年,用年号来纪年.比如贞观开元康熙乾隆,明朝以前一个皇帝不只有一个年号,明朝以后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所有后人以年号代称皇帝比如说康熙皇帝实际康熙是年号庙号是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为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
庙号:是皇帝死了以后,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都是什么祖(一般是开国皇帝称祖,以后历代称宗)、什么宗.比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宋仁宗、明太祖、明世宗等.明成祖朱棣虽然是第二代皇帝,但是他的后代认为
汉高祖刘邦.谥号:高皇帝.庙号:汉高祖.年号:无.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皇帝.庙号:汉世宗.年号:元狩等11个.光武帝刘秀.谥号:光武皇帝.庙号:汉世祖.年号:建武等.蜀汉先主刘备.谥号:昭烈皇帝.庙
大中华字典上我记得有这方面的东西
解题思路:恩,这个问题很好。这是史学常识的问题,07年高考全国一卷考到,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解题过程:庙号与谥号都是在帝王死后才有的。我国古代帝王死后,往往要在太庙里立一个庙室,供后人祭祀,并给每个庙室
简单的解释就是年号:是一个皇帝在当政期间用于纪年的名号.比如康熙、雍正、乾隆,就是年号庙号:皇帝驾崩后要进入祖庙,后人会为他追尊一个称号.比如康熙皇帝庙号清圣祖仁皇帝,雍正皇帝庙号清世宗,乾隆皇帝庙号
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纪元”亦称建元,所用的民国岁次和袁世凯的“洪宪”仍留有年号的遗迹.我国历代各朝所定的年号,为了称谓之便,大多以两个字命名,天赐礼盛国庆”等.封建帝王年号在用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
帝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庙号、谥号为最高统治者死后追加的称号,是后人及后世对亡帝的称呼.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尊号,为皇帝在位时期,由臣下给予的尊称,亦作为帝号.
自从先秦以来实行皇帝和大臣的谥号以来,除了秦代例外,其他的都是按照这一思路展开的,现在,我就自己的心得来简单谈一谈,不当之处,请指正之.秦始皇认为皇帝的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所以,废止不行,这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进行平定后给予贬褒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其继承人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年号是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汉武帝是年号如果有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