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这句话告诉我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3 17:06:13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结果一:极大缓解了陕北和山东的军事压力,形成品字形军事态势.结果二:建立了鄂豫皖解放区,缓解了解放区的经济压力结果三:直接威胁国
1947年6月.
1947年6月30日,由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7个纵队,在鲁西地区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胜利突破黄河天险,于7月7日至10日攻克郓城,歼敌2
目标:为了经略中原,取得变化全局的作用,中共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大别山.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
在此次军事行动之前,毛泽东,邓小平及刘伯承曾经反复研究过,这是一次大胆的军事冒险,甚至赌博.在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这次行动的三种可能:一,部队到不了大别山;二,部队到大别山后站不住脚;三,
一 1948年春夏间,在中原地区作战的刘邓所部共7个纵队(第1、2、3、4、6、9、11纵队)15万人,加上已改为军区武装的原第10、12纵队和38军,实际上包括了除第8纵队两个师以外的原晋冀鲁豫军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http://www.pep.com.cn/gzls/jszx/
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共二党的战略均势随即发生了根本的逆转,国民党统治区日益缩小,共产党的则日益扩大,此后仅二年时间,就结束了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而一代伟人邓小平也就此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
1947年6月30日这一天,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为标志,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战略进攻.自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来,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由内战初的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
1A2C3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口器).4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5细菌滋生.
刘邓大军千跃进大别山,不正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吗?
就是《大转折-千里挺进大别山》
1、老蒋的判断失误,当时正好是鲁西南战役结束,老蒋认为刘邓部队需要休整而且从此前一贯的作战风格上看,刘邓每打完一仗就要回老窝休息一下所以没有想到对方会进行一次无后方的大规模跃进作战2、谍报工作出色,在
为了经略中原,取得变化全局的作用,中共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大别山.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
战争取得了进一步胜利
大别山区位于鄂(湖北)豫(河南)皖(安徽)三省交界地区,在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北临淮河,南靠长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进”,是一种特殊的进攻方式,即不是逐城逐地向前推进,而是长驱
国军全面进攻解放区泡汤后,实施重点进攻.一个拳头打陕北,一个拳头打山东.就像一个哑铃,两边重了,中间薄弱的环节就露出来了.刘邓大军就像一柄尖刀一样,插向国军的心脏,吹响战略大反攻的号角.
说它是险棋和壮举是因为大别山位于国民党统治区腹地,进入大别山,等于进入了国民党的包围圈,四面都是敌人.弄不好就被敌人包了饺子.它在战略上的高明之处就是牵制了敌人大量主力,因为大别山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