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穿2mm的电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0 16:29:09
击穿2mm的电压
击穿电压中的击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击穿

就是电压太高,是电流能够不经过导体而直接穿过空气

电容器的铭牌上所标电压是额定电压还是击穿电压?

不是额定电压对电容来讲没有额定不额定之说,如果说一个电解电容470UF/63V,那么它是否一应要在直流63V下工作?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击穿电压,但它也不是击穿电压.你会发现有时电源的电压超过电容耐压值但

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与额定电压有什么不同?

额度电压是保证电容器能长期稳定工作的最高电压值,击穿电压是刚好会将电容器损坏的,所以击穿电压比u额定电压高.

一个450V耐压的电容,击穿电压是多少

和产品的匀质性有关,不一定每一个产品在那个电压下击穿.“耐压450V”只是个标称值,限制不要在高于450伏使用,超过450伏就有可能(但不一定)被击穿.

什么是电容器击穿电压?

电容器两极板间随着充电电荷的增加,极板间的电压差也在增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当极板间电压大到一定程度时,极板间的电场将极板间的电介质电离成导电离子,这样两极板间形成瞬时强大的电流,这时电容就被击穿

空气击穿要多大的电压?

空气击穿电压与击穿距离、空气湿度、空气密度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一毫米的距离大约要3KV!对于为什么会击穿,我是这样认为的:在非常大的电压差下,高压带电体周围的空气会被电离*,本来是绝缘体的空气变成

1cm空气的击穿电压(尖端击穿)是多少?

在均匀电场,气压为0.098MPa、温度为20℃、两极间距离大于0.1cm的条件下,空气击穿电压与极间距离保持以下关系Uj=300b+1.35式中:Uj——空气击穿电压,kV;B——电极间距离,cm.

击穿电压在电容器上的英文表示

没有专门的击穿电压的标示吧只有额定电压的啊

请问击穿电压是什么?不同介质的击穿电压应该怎么计算?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吗?

击穿电压,就是指一种介质从绝缘体到导体之间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0×10的六次方V每米,在两相距2mm的平行金属板上加多高的电压,两板间的空气就会被击穿?

问题: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0×10的六次方V每米,在两相距2mm的平行金属板上加多高的电压,两板间的空气就会被击穿?根据U=Ed得:U=3.0×10^6×2×10^-3V=6.0×10^3V

击穿电压中击穿是什么意思?

固体电介质击穿导致击穿的最低临界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与介质厚度之比称为击穿电场强度(简称击穿场强,又称介电强度).它反映固体电介质自身的耐电强度.不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与击穿处介质厚

什么是击穿电压

一般的电器元件都是有电压限制的不能超过它的耐压值,超过了这个电压就会击穿,元件就是损坏了.这个会使元件击穿的就叫做击穿电压

绝缘体都有击穿电压?塑料的击穿电压是多大?

如果绝缘性能好的话,确实是有闪电的效果,不过是小闪电哦.所以为了安全,一般高击穿电压的实验都是放在绝缘油里进行的;而且实验的厚度是有规定的,不可能你拿100毫米后的去做击穿实验,如果厚度超厚的话,需要

击穿一米厚的空气需要多大电压?

这个问题可能比较难回答:要有条件:气压,气温,湿度,是否有射线等放电电极形状.针对针,球对球.电压是不一样的与电压波形有关,频率越高放电越近一般认为空气耐压每毫米3KV.但是当距离拉长就不是这个规律了

谁知道普通玻璃的击穿电压

应该在数万V.但是电容的作用和击穿需要仔细鉴别.高频状态下电容的作用强烈.静电状态下耐压数万,彩电的荧光屏就是例证.这个就比较好解决了,每块玻璃留足边缘的爬电距离之后两面粘贴铝箔纸,多做一些可以串联和

正常情况下,1mm空气击穿电压是多少?

空气击穿电压一般为3kV/mm

关于击穿电压 的问题问题:某交流电电压为U=10√2sin314t(V),击穿电压为10V的电容器接在此电源上是安全的.

要看不同用途的电容.用在交流电路上电容(如电扇的起动电容)的耐压指有效值,上面标称为“250V交流,0.2u”.用在直流电路(如电视机)上电容一般只写电压,无“交流”二字,此时是最大电压.如“63V,

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

稳压二极管是利用PN结反向击穿特性所表现出的稳压性能制成的器件.稳压二极管也称齐纳二极管或反向击穿二极管,在电路中起稳定电压作用.它是利用二极管被反向击穿后,在一定反向电流范围内反向电压不随反向电流变

当绝缘体被击穿的问题什么叫被击穿?被击穿后电阻的变化?如果击穿后``电压减小```是不是物体又回到没被击穿的状态?

绝缘体在某些外界条件,如加热、加高压等影响下,会被“击穿”,而转化为导体.在未被击穿之前,绝缘体也不是绝对不导电的物体.如果在绝缘材料两端施加电压,材料中将会出现微弱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