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权和相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21:10:03
具体表现为:1.废除丞相制,设立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汉朝:汉武帝设立中朝为皇帝顾问抗衡宰相.唐朝:唐太宗搞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宋朝:设立参知政事分散相权,设立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明朝:废除丞相一职,权分六部.
秦设三公(太尉掌军权)九卿分相权.武帝设内朝外朝分权,太宗设三省六部(兵部掌军犬)分相权,宋太祖设立枢密使(军权),参知政事分相权.都是为了分相权,集中皇权.
这里的“权”是指:能支配或指挥别人的力量.如:权力;权限;权威;军权;大权在握.再问:我不是问权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是问这个抽象的东西,比如你拥有军权,为什么那些士兵就听你话啊,再比如把权力交出来,这
枢密使:北宋时期,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兵权三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调发全国军队,也就是有全国军
明朝军队实行的是卫所制,编入军户的军士屯田自筹军费,世代当兵,不的科举,经商等.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掌握着统兵权,五军都督府分掌天下卫所,但不能直接统兵.遇战事,兵部颁发调兵符令给都督府
明太祖: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2.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3.设锦衣卫(突出表现)4.八股取士明成祖:1.迁都北京2.削藩3.增设东厂
通过驾驭武将/制衡朝中势力的过度膨胀,如勋贵和武将共掌一部分兵权,互相掣肘,做帝王的,就是要善于利用臣下的矛盾互相制衡,才能游刃有余.如所有人都联合起来,那他的帝位就不保了.如宋朝,使文官领兵,避免武
北宋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此次事件史称“杯酒释兵权”.
经过汉初70年的回复和发展,到公元前140你那汉武帝即位以后,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汉武帝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别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方面加强.概括起来,政治方面主要四点:1
北洋政府时期的督军巡阅使晚清的总督巡抚明朝末期的督师隋朝的国公民国的省主席
是君权吧.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相当于总理,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就请指具体工作部门).这样,使政,军,监察三权分属各长官,以分割相权
军权由分散到集中于皇权,汉代时相权由集中开始分散,明代时废除丞相制
中央与地方,相权与军权都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地方指地方政府: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其下面的市,县,县级市.中央与地方的权利是矛盾的,因为两者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假如地方政府权力大了,自己可以拥有自己
中国古代史书上有的啊,老师上课讲的很清楚的
1、秦,中央设丞相御史太尉(三公),太尉专管军事,收天下之兵,铸造12个铁人,按功授爵,激励将士勇敢作战;地方实行郡县制.2、汉代,汉承秦制,中央设丞相御史太尉(三公),太尉专管军事,分设内外朝;地方
应该是平平了人家都是军(和谐)委副了杀薄得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必然要大动干戈再问:从各种迹象来看我觉得还有一股很强大的暗流让涛涛和平平很不能淡定感觉他们有点光感司令,推一步想杀波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再答
本着职责是第一要务的原则,指导所属组织行使其思想的一种总体概括的统称吧,
那都是他的亲信,给他亲信的也有信物这部很简单呀另外他们的朝廷也有制度呀
党指挥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