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水浒传的读后感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0 18:47:40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八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
水浒传读后感1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
水浒传读后感1《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忠,即是对
——《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作者施耐庵以鲜明的爱憎感情,描绘了惊心动魄的农民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
浔阳江上英雄汉,水浒城中义烈人.天数尽时无可救,涌金门外已归神.百战英雄士,生平志未降.忠心扶社稷,义气助家邦.此日枭鸣纛,何时马渡江!不堪哀痛意,清泪逐流淙.千尺悬崖峻渺茫,古藤高树乱苍苍.夜深欲作
水浒传读后感1《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忠,即是对
我回答不来~~,但是我希望你看下这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171321.html?si=2急求论文: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7-6-2218:2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
《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是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篇记叙优美的文章,与它相似的文章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的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主要写了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
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生卒年(1296~1371年),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籍贯: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
《水浒传》读书笔记(一)--醉打蒋门神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本集中,武松为了个人的友谊而去帮助施恩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
水浒传读后感1《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忠,即是对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
替天行道忠义双全——读《水浒传》有感近日,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们古
读«水浒传»有感读了部分的«水浒传»,使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古代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性格.书中刻画了许多英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松、李逵和宋江.武松赤手空拳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