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程为1cm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20:28:58
当圆心距为1cm时,内含当圆心距为5cm时,相交当圆心距为8cm是,相切望采纳
新的体积是(3+1)的立方=64原来的体积是3的立方=27所以体积增加了64-27=37
这五条线段,(1cm、3cm、5cm、7cm、9cm)中只能组成3三角形.而五条线段从中任取三条线段的组合数为:10能够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3/10.即为30%.
必须列举,没有其他好方法了2,3,42,4,53,4,5就3个.
6个侧面相等,一个侧面就是一个梯形,(1+2)*根号7 / 2*6=9/2根号7选择b你画出图来.做出高是1,在从上一个顶点做到下地的垂线,CD是高,cd=1cd垂直于地面,cb垂
这是我的答案(考虑这类问题时只需把长方体展开来计算就好了)(1):6根号2(2):6根号10(3):根号下【36+(6/n)的平方】,再乘以n.PS:没办法,很多符号不会打,看不懂的话,可以继续问我哦
光程与光程差干涉现象的产生,决定于两束相干光波的位相差.当两相干光都在同一均匀媒质中传播时,它们在相遇处叠加时的位相差,仅决定于两光之间的几何路程之差.但是,在当两束相干光通过不同的媒质时,两相干光间
周长为18.84cm的圆,直径增加1cm,周长增加(3.14)cm
2(n-1)d,因为原来光在空气中走,碰到平面镜后,要再次经过这个地方,来回走两次,所以原来光程是2d,现在这个地方折射率变成了n,同样道理,现在走的光程是2nd,两个相减,光程改变量就是2(n-1)
光程是光在介质中传抪的路桯r与介质折射率的乘积nr.它实际是把光在介质中通过的路程按相位变化相同折合到真空的路程,可以统一地用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来计算光的相位变化.光程差:光程之差.光程差=(光在真空中
定义为两束光到达某点的光程之差值.表明干涉条纹性质的量.指由不同点发出的相干光在到达叠合点(承光板)时,两光线行程距离的差数(同一种介质中,对不同的介质还要考虑折射率的影响).
保证相干性.光程相同,意味着统一束光分成两部分后又相遇,同相位,相干性最好.
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就出现暗纹.改变2个波长,还是奇数倍,所以还是暗纹.
对于这个问题大学教材有解释的.大学的物理光学课程里有个波列长度的概念.每个光源有个平均的波列长度,光源发光时不停地发出这样的波列.波列只能自相干,不能和前后的波列相干.如果光程差超过了波列长度,就是说
是根据半波法计算的,相邻两个波带如果相位差为半波长那么这两个波带的光振幅全部抵消,当相位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那么就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半波带光强是全部加强的.故产生明纹
光程是指介质的折射率n乘以光在介质中走过的距离L.光程差是两束光在介质中光程相减,即Δ=n*L2-n*L1.在研究两束光发生干涉时要用到该物理量.光发生干涉,当光程差是光在真空中波长的整数倍时,Δ=n
光线在透明薄膜中,穿过了两次(一次正入射穿入,一次反射回来穿出),因此光程改变了:2(N—1)*d,但是,薄膜的两侧折射率不同,因此有额外程差,需加一个(入/2).则,光程总的改变量为:2(N—1)*
比尔—朗伯定律数学表达式:A=KbcA为吸光度;K为摩尔吸收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b为吸收层厚度,也就是光程.从公式可以看出,光程越大,吸光度越大.
因为光在经过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但是波长不同,速度不同,引起与之有关的现象发生改变,但是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是量变不是质变,通过引入光程这个概念,就可以把不同介质中光的一些性质统一起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