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特征和成语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0 08:50:48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定义: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特征:既非物质,也非能量;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扩展性、可压缩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特定范围有效性
郑人买履,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老马识途管仲【春秋时代齐桓公的相国】、隰【xi】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白话】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才获胜
草木皆兵东晋的时候,北方的前秦王苻坚,想要征服中原,统一天下.公元383年,他调兵9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迫进淮河,进攻东晋.弱小的东晋沉着应敌.大将谢石、谢玄率兵去淮河迎战.前秦王苻坚觉得自己有百万强兵
成语“大公无私”意思是为了公众的利益,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是对一个人的宽阔胸襟的描述.这个成语来自春秋时期的故事.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
凿壁偷光【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口耳之学》.原文论学习效果,以君子的学习和小人的学习对比,说小人的学习,不过是从耳朵里听进,自口里说出,却不能借以修养品德.后以“口耳之学”比喻道听途说,只学到一些皮毛,识见浅陋.原文:君子之学
肉袒面缚《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意思相近,但典故意义不太一样
【程门立雪】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钻研经史,宋熙宁九年,他考上了进士及第.当时,河南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孔子,孟子宏伟独
诚信格言诚信格言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民无信不立————孔子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失信就是失败————左
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完璧归赵暗渡陈仓草船借箭包公审驴草帽计空城计隔岸观火调虎离山破釜沉舟围魏救赵滥竽充数南辕北辙完璧归赵望梅止渴唇亡齿寒
解题思路: 加强积累和记忆。解题过程:骨肉未寒释义: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出处:《水浒全传》第六十回:“晁天王临死时嘱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rsq
拔山扛鼎尝鼎一脔春秋鼎盛大名鼎鼎鼎铛有耳鼎铛玉石鼎鼎大名鼎足三分人声鼎沸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鼎足之势力能扛鼎严重九鼎
词目:焚膏继晷发音:féngāojìguǐ释义: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示例:相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
以石投水解释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比喻互相合得来.出处三国魏李萧远《运命论》:“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残山剩水解释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出
信息的概念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信息就是指以声音、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国人认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
狼烟四起、烽火通信、飞鸽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