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面讲多少种情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9:11:31
四禅八定(佛教大词典)四禅(梵catva^ri-dhya^na^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
所谓“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想达到“无我”的境界,最简单、最有效、最唯一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别、不执著!就是无心,“无心”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没心没肺”,而是念而不执.中所
是佛教的世界观.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因为,虽然佛教的世界观是一门普通的常识,但对佛教徒或研究佛教的人来说,却是相当重要的.有些人认为,因为佛教讲空性,所以就没有什么世界观或人生观等概念;也有人认为,
悲喜交加欲哭无泪哭笑不得
controlyouremotion
圣经传道书:1:2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圣经说:“凡事都是虚空”.佛经中,把“凡事都是”,又具体划分为“四大”.1.地大(固体).2.水大(液体).3.风大(气体).4.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推崇孔孟学说和佛教的大乘佛法
依佛教的时空观,一日月所照临天下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教化之所,它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佛所言教,虽皆从如实之道来,而
成住坏空,生老病死,是无常,是生灭法.没有恒常的存在性,故空!不可得.非是什么都没有?
楞严咒大意--摘自《楞严咒疏》清.续法大师第一会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我今礼敬皈命,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南无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皈命一切诸佛大佛顶首)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
恒顺众生,是《普贤行愿品》的核心所在.前面八个大愿的一切内容,都是为恒顺众生打基础.佛教的重点不是佛,也不是菩萨,而是众生.不过,这也是因人而异,怎么说呢?如果一个人,他永远想当众生,那么佛、菩萨对于
根据我的了解盘古不是道教的人物,他是源自佛教.也许盘古开天就是佛教的宇宙形成说吧
佛无数都是如来一样.每个人的佛性也一样,佛祖是觉悟了的人,我们是迷失了的佛.
因果定律是客观定律,翻译成科学用语就是“从量变到质变”,所以道家也讲因果的.所以,我觉得你想问的是佛教、道教的差别.简而言之,佛教重来世,道家重今生.佛教分为世间法(求今生及来世福报)和出世间法(了脱
普贤行愿品浅释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相信这一部经,是在美国第一次讲,各位也是第一次听.这一部华严经在佛经里是经中之王,也是王中之王.妙法莲华经也是经中之王,可是不能称为王中之王
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角度来看的,首先,从共业角度看,人类或称人界是六道众生之一,而六道轮回是一种业力的积累,众生造作不同的业,作为一种果报,再次感召不同的界来受报.而人天是五戒十善等善业之后的果报,这是
一类别来分,看标准是什么!
WhiteTaraPractice
全世界来说:在全世界人口中,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所谓的广义基督徒共19亿6599万.占世界人口的33.15%.回教有11亿7933万,占世界人口的19.89%.印度教有7亿6742万,占世界人
我们所处的即是娑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