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速度的反驳论证过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9:42:19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速度的反驳论证过程
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观点是错误的.

A球比B球重的多,按照亚氏的理论:B球落得就要比A球慢得多.用铁条将A球与B球连接,连接体比原两球都要重,那么连接体的下落速度会比原A球更快.但是,如用铁条将A球与B球连接,速度小的B球就会牵制速度大

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相差多少年?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亚里士多德(Greek:Ἀ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384BC-322BC)他们俩

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理论的思想实验是否正确?重物在介质中下落的物理过程,是否与这一论证矛盾

这实验公认很巧妙的设计的.一重一轻两个球,同时落地.亚里士多德说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快,赤裸裸被扇脸!

关于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快的推理

假设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那么将两个物体绑一起后,由于重物体受轻物体的影响,速度将减慢.然而两物体绑一起,重量加重,速度应该要更快的.这样两结论矛盾.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错了!

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 我挑战伽利略

我想这是重心的原理,玩过降落伞吗?就是石头把一个塑料袋绑住,是石头啦塑料袋落地你忽略了空气阻力,伽利略的只是理想模型

关于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四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详细点)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阐述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受到的重力来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伽利略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从同一高度使其同时自由下落,发现两球同时着地如要用实验说明,则设计一个与以上实验类似的即可

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介绍

伽利略http://bk.baidu.com/view/332471.htm亚里士多德http://bk.baidu.com/view/4482.htm

伽利略是怎么反驳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实验的

在比萨斜塔上投下两个质量不一样的铁球用事实证明的再问:他没做这个实验。再答:真的是做了这个实验啊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从

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一定要他俩!

亚里士(斯)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

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快.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的工作,为I.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

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对话

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对话: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从高处落下,哪个先到地面?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先落地;伽利略认为同时落地;有学生认为若是纸片,它后落地;若是纸团,就同时落地.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改变了什么观点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而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还有就是两个不等重物是同时降落的

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1.按牛顿定律讲,匀加速运动,下落的速度只和加速度以及运动时间有关.V末=V初速度+at,当物体下落,初速度为0,所以公式简化为V=at,a就是加速度,t是时间.所以两个东西同时落下的话,排除时间因素

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历史上曾先后有过两种不同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而伽利略认为轻重不同的

⑴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请问小刚的实验结果应该是(同时落地).⑵导致小强和小丽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空气阻力)的干扰.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生平传记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公元前3  66年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院学习,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在学院,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柏拉图去世后,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

伽利略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西部海岸的比萨城,他原籍佛罗伦萨,出身没落的名门贵族家庭.伽利略的父亲是一位不得志的音乐家,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对数学也颇有造诣.因此,伽利略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

有谁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http://baike.baidu.com/view/4162.htm亚里士多德:http://baike.baidu.com/view/4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