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至谗受贬,由参知政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6:09:59
江西巡抚林俊为彭韶及何乔新请求赐谥号,吏部也提出此请求.孝宗下旨令呈报乔新退职的原因,给事中吴世忠说“:乔新的学行、施政办事都很不错,忠诚,勤奋,刚正耿直,年龄越大越如此.御史邹鲁挟私仇诬告他,他一词
(1)陈仲弓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令吏杀焉.主簿请付狱考众奸①,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注释】①主簿:官名.参《德行》第1则注④.
政事10: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王承(字安期)作东海郡太守,手下押着一个犯了宵禁令的人
正午的猫眼是眯成一条缝的,这是常识.画家作画时肯定有实物对照,不可能错.所以这一幅是假的.
眉之彭山进士有宋筹者,与故参知政事孙抃梦得同赴举,至华阴,大雪,天未明,过华山下.有牌堠云“毛女峯”者,见一老姥坐堠下,鬓如雪而无寒色.时道上未有行者,不知其所从来,雪中亦无足迹.孙与宋相去数百步,宋
呃...已经有标点符号了,还需要断句吗?从有标点的地方断开就是了.
宋瑗多数同意吕夷简,和参知政事蔡齐政见不合,所以政事由此不好决断在事情未发生时就防备,在变化刚出现时就摧毁,等事情到了才有所反应,不是偷懒吗?
王安国(亮?)性格直率,疾恶如仇.王荆公(疑为王安国字?)一开始职务为参知政事,闲暇的时候因为阅读晏元献公的词而笑着说:“做宰相怎能做这种小(志气)的词?”平甫回答:“晏元献公也只是偶尔因为得意之事而
到了因为谗言被贬,从参知政事的职位上被贬到镇守邓州
够路易十六比起朱由校要倒霉得多
(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D④①②③三省六部制出现最早,确立于隋代参知政事在唐代丞相制度的废除在明代军机处的设立在清代
题目中提到了胡惟庸案,废掉了宰相职务.这是属于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因而选B.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同学这个题明显选:C汉代没有“参知政事”这个官职,这一官职是北宋为“中书门下”这一中央机构设置的.你的答案肯定是错了.
唐朝之后皇帝权利更为集中,与相权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于是将一些品秩低的官员引进作为近臣已削弱宰相的作用.在宋朝,参知政事地位为副丞相,但更为皇帝信任,权利大于宰相,比如王安石就在神宗变法时被用为参知政事
这是考试2014年1-3月时事政治、测试题、半月谈复习资料2014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404版)--2014年4月1日更新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4年3月31日;《半月评论》更新2014
“差遣”才是宋代官员真正的职务,最熟悉的“知县”,就是宋代的发明,全称是“知某县事”——日本如今有“东京都知事”之称,及由此而来——又有如“提举某事”“勾管某事”等.宋代差遣与官职分离,同中书门下平章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与企业分离,独立核算.
解题思路: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直译和译意相结合。解题过程:(1)陈仲弓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令吏杀焉。主簿请付狱考众奸①,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
唐代丞相制度有三权分立的因素,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是行政执行单位,相对于今日国务院,中书省决策权、门下省监督权三权分立,独立分开进行,如果与当代比较起来,唐代的丞相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了,注意到了权力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