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时要保证L>4f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22:04:48
1、使远处的平行光通过透镜会聚,会聚点为焦点.2、使物体通过透镜成清晰的等大的像,物距的一半为焦距;3、使很远的物体通过透镜成清晰的像,像距就是焦距.(无穷远处的物体成像基本在焦点上)4、使烛焰发出的
凹透镜无法“聚焦”,所以无法直接得到“焦点”的位置,因为无法判断它在哪里,不像凸透镜,光聚焦的地方就是焦点.所以,才需要凸透镜帮忙.
透镜的焦距是表明凸透镜的会聚本领和凹透镜的发散本领的.凸透镜的焦距是进一步研究其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基础,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反过来也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和判断是中考的重要考题.凹
太高深了
沿透镜主轴的平行光线会聚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透镜的焦距,而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越大则像距越小并越靠近焦点,因此,远处的物体(物距很大)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也就很靠近焦点了.一般粗略估计其焦距时
凸透镜成像公式为1/f=1/u+1/v,则1/f=(u+v)/uv,f=uv/(u+v),u+v≥2(uv)^(1/2)则2f≤(uv)^(1/2),所以L=u+v≥4f.仅当u=v时,取“=”.由于
解题思路:凸透镜焦距---是指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解题过程:varSWOC={};SWOC.tip=false;try{SWOCX2.Ope
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大阳光)并移动凸透镜,使地面形成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1公式法利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实像的实验,测量并记录成像时的物距u和像距v,根据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透镜焦距f,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2共轭法利用光具座固定好光源和光屏位置,测量出它们的间距L.将待测焦距
这个试验的基础是基于几何光学的,如果不把元件的中心调节到同轴,测出的像就是偏离光轴的平面上的,与真正的焦距就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差.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获得两次成像的条件是物与屏的距离D必须大于4倍的焦距.
1/u+1/v=1/f是不?u+v0的解吗?
不是共轭法,是运用物像共轭对称性质,是二次成像法,或称贝塞耳发法.由物像共轭对称性质的到透镜焦距f=(D^2-d^2)/(4D).其中,d是两次得到清晰的物像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所以d是大于零的,如果
只有物距与像距的和大于或等于4f时,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才能找到凸透镜的位置.
一,平行光线聚焦法:让太阳光正对着射向凸透镜,在另一侧用白屏远近来回移动,观察到白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用刻度尺测量这个光斑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二,无穷远处成像法:桌面上展开纸面
优点就是操作简单,只移动透镜就可以了.理论公式自己推导吧,就是用了两次物象公式罢了.再问:知道为什么当D
你说的是天文望远镜吧,因为物镜的目的是为了集中更多的远处物体发射或者反射的微弱的光线,以使之能够形成清晰的像,所以物镜的面积大,相对来说焦距就得长;但是目镜就不需要了,只要物镜能够成像,目镜焦距很短不
不是共轭法,是运用物像共轭对称性质,是二次成像法,或称贝塞耳发法.由物像共轭对称性质的到透镜焦距f=(D^2-d^2)/(4D).其中,d是两次得到清晰的物像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所以d是大于零的,如果
假如u=f+无限小,v=无限远,
因为1/u+1/v=1/fu>0v>0L=u+v=uv/f1/f=1/u+1/v>=2根号(1/uv)根号(uv)>2fuv>4f^2L>4f^2/f=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