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吸收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05:40:47
一是维管束鞘,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无叶绿体、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无基粒的叶绿体且细胞比较大;二是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途径,C3植物CO2的固定是被C5与CO2结合形成C3,不需能量仅需酶,与
不能这样看,光靠C3和C4植物是无法辨别光补偿点的高低的.因为同样是C4植物或者C3植物,都存在喜光植物和耐荫植物.如果你拿一个C3的喜光植物和一个C4的耐荫植物比,或者反过来,得到的结论完全不同.所
C4植物与C3植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C4植物的CO2补偿点很低,而C3植物的补偿点很高,所以C4植物在CO2含量低的情况下存活率更高.CO2同化的最初产物不是光合碳循环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而是
1.C4途径的CO2的受体是磷酸烯醇式丙酮(PEP),CO2与PEP结合生成C4的场所是叶肉细胞的叶体.2.C4形成后进入维管束鞘细胞释放CO2,CO2与C5结合生成2C3进行C3途径.3.C3植物仅
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利用空气中CO2的植物就是C3植物,而C4植物则是先将CO2固定形成一种C4化合物,然后由这种化合物将CO2释放到相邻的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具体的自己看吧:碳三植物 也叫三碳植物.
是C4比C3的多啊.CO2同化的最初产物不是光合碳循环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的植物.又称C4植物.如玉米、甘蔗等.而最初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则称为三碳植物
.C4植物叶片的维管束薄壁细胞较大,其中含有许多较大的叶绿体,叶绿体没有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维管束鞘的外侧密接一层成环状或近于环状排列的叶肉细胞,组成了“花环型”(Kranztype)结构.这种结构是
这个题目主要是考C3和C4植物的在光合作用时的区别.首先,C4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固定CO2的酶——PEP羧化酶与CO2的亲和力强于C3植物叶绿体内固定CO2的酶.其次,光照较强时,C4植物光呼吸明显
C4植物的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均低于C3植物.因为C4植物RuBP羧化酶对二氧化碳的亲和力高,并具有浓缩CO2的特点,所以CO2补偿点低,即C4植物可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尽管C4植物CO2饱和
四碳植物能利用强日光下产生的ATP推动PEP与CO2的结合,提高强光、高温下的光合速率,在干旱时可以部分地收缩气孔孔径,减少蒸腾失水,而光合速率降低的程度就相对较小,从而提高了水分在四碳植物中的利用率
因为C4植物能把稀薄的二氧化碳通过C3-C4-C3使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从而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光和作用效率只和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有关系,和能量无关
C4植物中,存在一个CO2泵的机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首先于CO2结合,形成有四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这个过程在维鞘细胞外围叶肉中进行.草酰乙酸进入维鞘细胞,变成苹果酸,然后苹果酸脱去羧基变成丙
光反应过程相同.暗反应不同C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由C5化合物和CO2结合生成C3化合物C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CO2结合生成C4化合物,C4化合物在生成CO2和C3化合物即C4植
所谓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的光照强度.C4植物的光饱和点一般比C3植物高,有的C4植物在自然光强下甚至测不到光饱和点(如玉米的嫩叶).阳生植物的光
不对;C4植物主要通过C4途径固定CO2,C3植物主要通过C3途径固定CO2,因此,C4植物对对二氧化碳的利用率更高,光合作用效率更高;但是,C4植物的生长环境温度要求比C3植物高,因此,其酶的活性更
一是维管束鞘,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无叶绿体、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无基粒的叶绿体且细胞比较大;二是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途径,C3植物CO2的固定是被C5与CO2结合形成C3,不需能量仅需酶,与
楼上的没有回答出根本问题,没讲出原因来光呼吸涉及三个细胞器的相互协作: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整个过程可被看作由RuBP被加氧分解为2—磷酸乙醇酸和3—磷酸甘油酸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将两碳化合
叶绿体中的内膜系统是由基粒片层(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片层(基质类囊体)组成的,在基质片层(基质类囊体)和基粒片层(基粒类囊体)上都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和电子传递系统,都可以进行光反应.据人们研究发现,C4植
C4植物C4植物C4植物是指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一个C2被—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固定后首先形成含四个碳原子的有机酸(草酰乙酸),所以称为C4植物.C4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
解题思路:常见的C3和C4植物解题过程:关于常见的C3和C4植物不要去刻意的记忆,高考不会这样考的,只要掌握这两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区别即可。常见的C3植物有大豆、小麦、水稻、马铃薯、菜豆、菠菜等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