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为m的物体悬于一条轻绳的一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7:25:10
物体受力如图所示,分别对两个物体列出动力学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1g-f=m1a1,m2g-f=m2a2加速度满足关系式a2′=a1+a2联立解方程得:a1=(m1−m2)g+m2a2′m1+m2
因为柱相对于绳子以a0的加速度向下滑的.所以整个装置向下运动.m1,向上运动,a1相对地面的加速度向上的,绳子的加速度也是向上的.那么右边绳子的加速度方向也是向下的.所以m2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是绳子相
小猴以最大加速度向上爬行时,重物对地压力为零,故小猴对细绳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即F=Mg;小猴对细绳的拉力等于细绳对小猴的拉力F′=F;对小猴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
地面光滑,势能转换为动能弹簧恢复到正常时,此时速度最大,直接用势能公式Ep=1\2kb^2=1/2mv^2自己化简.有摩擦U,则速度达到最大的时候,是弹力等于摩擦力(mgu)的时候
这个题目考察了临界状态,绳子越长,两线夹角越大,拉力的竖直分量越小,物体要保持平衡,拉力要求就越大,因此临界状态是拉力恰好为T,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由物体平衡条件知,2Tcosa=mg.而si
错误,弹性势能利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你的方法是错的!E=1/2k(x)平方,答案中是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伸长量,再看物体的高度变化,求出重力势能的改变量,没有问题!弹力F=kx,这是胡克定律中弹力的
T1-mg=maT2-m/2*a'=m/2*gT1r-T2r=JBBr=a'mar+m/2*a'r-JB=(m-m/2)g
A、由题分析可知,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B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即B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B、C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瞬间物体B恰好对地面无压力,此时弹簧的拉力恰好等于B的重力2mg,说明的弹簧的弹
你的分析也可以,不过那样要加上重力F(合力,向下为正方向)=-kx'+mg(此处x'就是总伸长)然而总伸长x'=x+x0(x是相对平衡位置的伸长;x0时平衡位置相对于自然长度的伸长,也就是一开始的伸长
公元前边缘和ac等于(公元前想象无限数量的垂直成小块知道B的方向),但也高点b点c,的总电动势=2Eac阿尔法Alpha
线断之前物体匀加速向上的加速度a1F-mgsin37-μmgcos37=ma19.8-10×0.6-0.2×10×0.8=a1a1=2.2m/s²2s后的速度v1=a1t1=2.2×2=4.
将绳子的拉力分解,F1与重力平衡,F2提供物体的加速度Tcosθ=F1=MgT=Mg/cosθF2=Tsinθ=Mgtanθa=gtanθ一起运动有共同加速度F=am=a(m+M)=(m+M)gtan
1.fm=mn0平方2.fm+k△x=m4n0平方
做了下第一题,没有检查,仅供参考.
先对B受力分析,受重力mg和拉力T,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故有:T=mg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Mg、支持力N和拉力T,根据平衡条件,有:T+N=Mg解得:N=Mg-T=(M-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要使重物不离开地面,绳对猴子的拉力小于等于150N,由F=ma得最大加速度a=150-100/10=5
a1=F/m=FT/Ma2=F/m=FT/(FT/g+M)(力FT还要用于重FT的物体的下降)所以a1>a23
绳子的拉力每时每刻都与速度方向垂直,因此拉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水平拉力做功数值上等于重力做的负功,因此选B再问:不是只是刚开始的时候就垂直吗?再答:跟刚开始垂直没关系。小球做曲线运动,轨迹是以悬点为
不做功,绳子的拉力始终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
剪断后,弹簧形变需要时间,故剪断瞬间物体A扔受到剪断前弹簧对A的拉力,大小为AB重量总合,同时受自身重力作用aA=2mg-mg/m=g(方向向上)B剪断后立刻与A无作用力关系,故加速度为g